[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无功补偿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6101.9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9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王建国;王兴;张国伟;李桃;姚明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春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涂强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无功 补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无功补偿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电网输出的功率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功功率:直接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或声能,利用这些能作功,这部分功率称为有功功率;二是无功功率:不消耗电能,只是把电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这种能作为电气设备能够作功的必备条件,并且,这种能是在电网中与电能进行周期性转换,这部分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如电磁元件建立磁场占用的电能,电容器建立电场所占的电能)。
用户端的无功补偿一直是电力系统提倡的措施,然而变压器无功补偿位置的选择,将决定无功补偿的效果;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量的变化,直接造成大型用电企业电费成本的升高。因此,用户端的无功补偿位置的选择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无功补偿的方法,解决了变压器补偿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无功补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集变压器基础数据、变压器二次侧的有功功率P2和无功功率Q2;
b.运用有功功率P2和无功功率Q2计算出二次侧功率因素£2;
c.运用变压器基础数据计算出变压器二次侧的理论功率因数£1;
d.当功率因数差£3大于或者等于0.1时,计算变压器所需的最大容性无功量QC,其中£3=£2-£1;
e.运用最大容性无功量QC计算出需要接入的补偿电容阵列接通的列数,然后接入到变压器一次侧的二次电流回路。
当功率因数差£3小于0.1时,按照原来的无功补偿方式,既电压侧进行补偿。
具体的计算过程为:
变压器基础数据包括变压器基础数据包括短路电压UK、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值I0、空载损耗功率P0、铜损PK、变压器输出端的有功功率P和变压器输出端的无功功率Q。
二次侧功率因素
其中,理论功率因数WP为变压器一次侧输入无功功率,WQ为变压器一次侧有功功率;
其中变压器无功率SB为变压器额定容量、UB为变压器额定电压;XB为变压器感抗,
变压器有功损耗功率其中变压器的有功损耗变压电阻其中SP为变压器额定功率。
最大容性无功量Ud为需要进行补偿的变压器一侧的阻抗电压百分值;Im为母线装设补偿装置后,通过变压器需要补偿一侧的最大负荷电流值,Ie为变压器需要补偿一侧的额定电流值,Io为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值;Se为变压器需要补偿一侧的额定容量。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按照本发明的无功补偿方法,可以有效的在用户端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降低因功率因数过低引起的电费成本过高的问题;可以有效进行无功补偿,克服了一定的技术偏见。
附图说明
图1为补偿前的用电统计表;
图2为补偿后的用电统计表。
图3为无功补偿电容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变压器无功补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集变压器基础数据、变压器二次侧的有功功率P2和无功功率Q2;
b.运用有功功率P2和无功功率Q2计算出二次侧功率因素£2;
c.运用变压器基础数据计算出变压器二次侧的理论功率因数£1;
d.当功率因数差£3大于或者等于0.1时,计算变压器所需的最大容性无功量QC,其中£3=£2-£1;
e.运用最大容性无功量QC计算出需要接入的补偿电容阵列接通的列数,然后接入到变压器一次侧的二次电流回路。
当功率因数差£3小于0.1时,按照原来的无功补偿方式,既电压侧进行补偿。
具体的计算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春源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春源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6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