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急救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5688.1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0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翟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飞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G08B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救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救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地震成为城市和生命线工程的最大威胁。这种威胁不仅体现在地震给城市和各类生命线工程系统可能造成的严重破坏,而且还体现在生命线工程的功能丧失、引发火灾、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等一系列重大的次生灾害。因此.迫切需要在加强生命线工程系统对地震灾害防范力度的同时,提高对地震现场震情与次生灾情的监测水平,以求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由于地震后环境的复杂性,实现地震灾情和救援信息实时监测,并传送到救援指挥中心,能大大地提高救援行动效率,同时又能保障救援队员的生命安全。随着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系统开发的快速发展,物联已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工业界和媒体的高度重视。目前物联网正在逐渐被应用于各个行业,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等多个领域。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及维护费用低且可靠性高的应急救援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应急救援系统,主要内容为:包括人体机能检测模块、智能传感器组、信号处理模块、控制器、北斗定位导航模块、存储模块、RFID模块、无线通信模块、UPS模块、灾区信息处理子系统和灾害指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机能检测模块和智能传感器组都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UPS模块都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嵌入式操作系统,控制器上安装有显示模块和触摸操作屏,所述北斗定位导航模块、存储模块、RFID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都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灾区信息处理子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灾害指挥中心与灾区信息处理子系统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传感器组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UPS模块上安装有光伏发电板和蓄电池。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有利于地震应急措施的执行,减少地震引发的灾害程度;可以同时在多个远程终端查阅到物联网单元的信息,便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效开展救援工作,同时为灾后重建积累大量事实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人体机能检测模块,2-智能传感器组,3-信号处理模块,4-控制器,5-北斗定位导航模块,6-存储模块,7-RFID模块,8-无线通信模块,9-UPS模块,10-灾区信息处理子系统,11-灾害指挥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附图1,一种应急救援系统,包括人体机能检测模块1、智能传感器组2、信号处理模块3、控制器4、北斗定位导航模块5、存储模块6、RFID模块7、无线通信模块8、UPS模块9、灾区信息处理子系统10和灾害指挥中心11,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机能检测模块1和智能传感器组2都与信号处理模块连3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3和UPS模块9都与控制器4连接,所述控制器4上设有嵌入式操作系统,控制器4上安装有显示模块和触摸操作屏,所述北斗定位导航模块5、存储模块6、RFID模块7和无线通信模块8都与控制器4相连,所述灾区信息处理子系统10通过无线网络与无线通信模块8相连,所述灾害指挥中心11与灾区信息处理子系统10相连。
优选的,所述智能传感器2组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UPS模块9上安装有光伏发电板和蓄电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飞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飞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56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