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RTP能力协商方法及会议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5229.3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6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锋;韦国华;胡小鹏;陈冬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5 | 分类号: | H04N7/15;H04N21/6437;H04L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马永芬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rtp 能力 协商 方法 会议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RTP能力协商方法及会议终端,其中,方法包括:第二会议终端接收第一会议终端发送的第一呼叫请求;第二会议终端基于第一呼叫请求中的第一属性参数查询本地是否支持第一会议终端当前所支持的SRTP能力,以进行初次SRTP能力协商;当查询出不支持时,第二会议终端向第一会议终端发送二次SRTP能力协商请求,二次SRTP能力协商请求用于请求与第一会议终端进行二次SRTP能力协商。通过请求/应答模型进行相关SRTP能力的协商;如果协商失败,能够通过二次协商机制进行再次协商,保证了最终SRTP能力的有效性,降低SRTP能力协商的失败率,避免在一次SRTP能力协商过程中由于SRTP能力更新或者未能全部进行协商导致的协商失败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RTP能力协商方法及会议终端。
背景技术
在视频会议系统中,需要对音频以及视频数据进行实时传输。现有技术中,音、视频数据通常基于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简称为RTP)进行实时传输的,其详细规定了每一帧数据的打包格式,能够满足大部分的应用需求。
但是,随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日趋重要,对视频会议系统中的音频以及视频数据进行加密的应用需求已经不可避免。此时,安全实时传输协议(Secure Real-timeTransport Protocol,简称为SRTP)作为媒体加密协议,就应运而生。SRTP提供了一套用于RTP流进行加密和认证的框架,提供了加密算法和认证算法。SRTP对RTP流进行加密、认证以及报文重传保护,有效的避免了音、视频数据流窃听问题。
在不同的视频会议终端,往往携带了不同的多个加密认证算法,同时各个加密认证算法所对应的密钥也不相同,即不同的视频会议终端的SRTP能力可能不同,因此需要进行协商。
公开号为CN103685181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SRTP的密钥协商方法,其公开了对AES加密算法和密钥的协商方式。然而,发明人发现,一次协商通常容易导致协商失败的概率大大增加,例如,初次协商时未能将所有支持的SRTP能力发送给对方终端,或者,及时更新了本地的SRTP能力未能告知对方终端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SRTP能力协商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SRTP能力协商失败的概率高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SRTP能力协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二会议终端接收第一会议终端发送的第一呼叫请求,所述第一呼叫请求携带有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当前所支持的SRTP能力的第一属性参数;
所述第二会议终端基于所述第一属性参数查询本地是否支持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当前所支持的SRTP能力,以进行初次SRTP能力协商;
当查询出不支持时,所述第二会议终端向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发送二次SRTP能力协商请求,其中,所述二次SRTP能力协商请求携带有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会议终端当前所支持的SRTP能力的第二属性参数,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一会议终端进行二次SRTP能力协商。
可选地,所述第一属性参数包括:用于表示加密算法的参数、用于表示认证算法的参数以及密钥。
可选地,所述第二会议终端基于所述第一属性参数查询本地是否支持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当前所支持的SRTP能力包括:
所述第二会议终端解析所述第一属性参数,得到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当前所支持的加密算法的参数和认证算法的参数以及密钥;
所述第二会议终端基于所述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当前所支持的加密算法的参数和认证算法的参数查询本地所支持的加密算法和认证算法;
如果查询到,则所述第二会议终端确定支持所述第一会议终端当前所支持的SRTP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52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