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被子晾晒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4331.1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0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赵祥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F57/00 | 分类号: | D06F5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被子 晾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晾晒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被子晾晒架。
背景技术
被子储藏在柜子里,即使是干净的,未经过晾晒,也会滋生螨虫,况且,被子在衣柜里存放,它会吸附大量家具里的甲醛,对人体健康产生危险,所以把被子拿到阳光下晒,不但能杀死有害的细菌,也会让我们盖起来更舒服更暖和。
由于目前居住在高层建筑的人越来越多,阳台空间有限,晾晒被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市场中部分能够从阳台向外延伸的支架,由于操作时需要人伸出阳台,存在着安全隐患,用户操作不方便,并且夹持力不够,容易掉落;在下雨时,如果不及时收起,被子便会被淋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型被子晾晒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伸出、收回,晾晒效果好的新型被子晾晒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被子晾晒架,包括滚轮底板、支撑柱、第一调节旋钮、支杆、固定架、托板、限位夹、收纳槽、固定板、第一连接板、第一滚筒、第二连接板、第二滚筒、控制机构、防护罩和安装柱;所述支撑柱固定于所述滚轮底板的顶部;
所述第一调节旋钮设于所述支撑柱的侧壁;所述支杆套接于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所述固定架设于所述支杆的顶端,且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设有把手;所述固定架的表面开有安装孔;所述托板固定于两个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处;所述限位夹位于所述托板靠近所述把手的一侧;所述收纳槽固定于所述托板的底面;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把手相对的另一端,且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滑槽之间通过第二调节旋钮固定;所述第一滚筒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连接板,且所述第一滚筒转动连接第一转动马达;所述第二连接板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内壁;所述第二滚筒的两端设有所述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二滚筒与所述第一滚筒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滚筒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滚筒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转动马达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滚筒;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马达、所述第二转动马达;所述防护罩为透明结构,且所述防护罩设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所述安装柱设于所述防护罩的底部,且所述安装柱扣合连接所述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由蓄电池、控制器以及湿度传感器组成,且所述蓄电池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滚轮底板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架之间垂直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焊接所述固定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长度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面积大于所述托板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收纳槽呈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的距离为2cm-5cm。
优选的,所述安装柱分别垂直设于所述防护罩的四角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被子晾晒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被子晾晒架,通过设置的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二滚筒能够自动将被子伸出或收回,不必再人工晾晒,使得用户使用时更为安全,被子不会紧靠墙面,使得晾晒面更广、晾晒效果更好,并且可自由调节两个滚筒之间的距离,使得输送滚筒能够适应多种被子的使用需要;通过所述限位夹、滚筒,能够对被子进行有效的限位夹持,防止被子掉落;可对湿度进行监测,当湿度过高时,可自动收回,防止被子淋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被子晾晒架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固定板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托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防护罩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滚轮底板,2、支撑柱,201、第一调节旋钮,3、支杆,4、固定架,401、把手,402、安装孔,5、托板,501、收纳槽,6、限位夹,7、固定板,701、滑槽,8、第二调节旋钮,9、第一连接板,10、第一滚筒,11、第一转动马达,12、第二连接板,13、第二滚筒,14、第二转动马达,15、控制机构,16、蓄电池,17、控制器,18、湿度传感器,19、防护罩,20、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4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