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美沙拉嗪颗粒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62047.0 申请日: 2017-11-02
公开(公告)号: CN107854436A 公开(公告)日: 2018-03-30
发明(设计)人: 张彤丽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市桐晖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16 分类号: A61K9/16;A61K31/606;A61K47/36;A61K47/46;A61K36/47;A61K36/48;A61P1/04
代理公司: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88 代理人: 苏雪雪
地址: 510335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沙拉 颗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美沙拉嗪颗粒剂。

背景技术

美沙拉嗪又名5-氨基水杨酸,为柳氮磺胺吡啶的有效成分,是治疗轻、中度活动的溃疡性结肠炎和节段性回肠炎的有效药物。沙拉秦栓与炎性肠道组织直接作用,并不通过吸收产生药理作用,可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清除活性氧等损伤因子,并抑制肠内巨噬细胞移向白三烯,由此巨噬细胞向炎症区迁移减少,从而使炎症得到限制,其作用是局部的。

现有技术中美沙拉嗪主要是以以邻氯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硝化、水解、还原反应后,制得美沙拉嗪,工艺过程包括重氮化反应、重氮耦合反应和还原反应。

但现有技术的美沙拉嗪具有脂溶性但不具备水溶性,其影响了美沙拉嗪的作用效果。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美沙拉嗪的水溶性,采用美沙拉嗪-β-环糊精包合物,具体的是:采用沉淀法制备包合物,并通过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对美沙拉嗪和β-环糊精的包合过程进行模拟。测定包合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又如中国专利CN101721385B公开了一种美沙拉嗪口服结肠靶向缓释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a)含有美沙拉嗪或其药用盐或其溶剂化物和亲水性基质的缓释片芯,其中美沙拉嗪或其药用盐分散于亲水性基质中;b)在片芯外部包一层含有耐酸材料的包衣;c)所述组合物在pH7.2的模拟肠液中1小时释放小于20%,4小时释放30-60%,8小时释放大于70%。但实际使用时美沙拉嗪在体内的只有几小时的储存时间,因此,其不能很好的提高美沙拉嗪的使用效率。

但上述方案均未能简单有效的实现提高美沙拉嗪的水溶解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美沙拉嗪颗粒剂,其能有效的分散于水溶,使得其在具体使用时能快速释放直达病灶,提高药效。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具体技术方案为,美沙拉秦颗粒剂,包括如下重量的各物质:

其中,有机酸为酒石酸、草酸、苹果酸、枸椽酸、抗坏血酸或柠檬酸中一种或任意质量比的多种。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巴豆,巴豆的重量份为0.01-0.1份。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乙二醇,乙二醇重量份为0.5-1份。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其是采用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步骤一、将按配比量称取的巴豆、乙二醇、黄豆粉、食品级分散剂以及美沙拉嗪,并在常温下混合均匀;

步骤二、按配比量称取黄原胶、透明质酸以及有机酸,并混合均匀;

步骤三、在30-50℃下将步骤一得到混合物与步骤二得到的混合液搅拌均匀,并真空冷冻干燥。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一采用的是机械研磨的方式混合巴豆、乙二醇、黄豆粉、食品级分散剂以及美沙拉嗪。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二的混合温度为40-50℃,混合时间为30min-50min。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三涉及的搅拌转速不小于500r/min。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三的搅拌采用的是变频搅拌器。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真空冷冻干燥的温度为-1-3℃。

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将美沙拉嗪分散于黄豆粉与黄原胶中,通过黄原胶与黄豆粉的共同作用促使美沙拉嗪具有好的水溶性,具体的是,先将黄原胶、黄豆粉与美沙拉嗪等混合均匀,由于黄豆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含有大量的氨基)、纤维素以及矿物质,黄原胶中含有大量的羧基与羟基,二者在于美沙拉嗪混合后,在氢键的作用下,在纤维素与黄原胶的交联下,美沙拉嗪能部分嵌于黄原胶与黄豆粉中,在遇水时,黄原胶、黄豆粉均能自由溶于水,美沙拉嗪则能被动的带动溶于水;另外如有机酸、食品级分散剂等则辅助促进美沙拉嗪溶于水。

另外,本申请中加入少量巴豆,正常下巴豆对肠道有一定的刺激性,如何能促进肠道对美沙拉嗪的吸收以及避免肠道被巴豆刺激,则是关键问题,本申请中主要通过巴豆鼓励肠道蠕动,同时黄豆粉能辅助降低巴豆对肠道的刺激。

综上,本申请有效提高美沙拉嗪的水溶性以及被吸收的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桐晖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桐晖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20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