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均匀线形平行激光束产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1228.1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7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史晓丁;陶刚;陈春利;王磊;蒋放;樊冬;李晓峰;杨泽后;伍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2B7/18;G02B7/182;G02B27/09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11011 | 代理人: | 刘二格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线形 平行 激光束 产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小粒子切片采样二维成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均匀线形平行激光束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基于切片采样原理的微小粒子二维成像系统中,阵列探测器的有效光敏面为细长的线形区域,宽度仅为μm量级。基于此,当采用圆形准直高斯光束作为背景光源照射探测器时,在有效光敏面以外的区域会产生大量无效光照(对于64元阵列探测器,有效照射区域相对于光斑面积的占比不足5%),造成极大的光源能量浪费,客观上提高了对激光器的功率需求。
此外,由于圆形激光束的高斯特性,其截面光功率密度的径向分布呈中心高边缘低的特点,致使阵列探测器各像元的受光功率悬殊,从而对应各通道放大电路的增益需进行差异设计,无疑增加设计和调试难度,同时也会影响粒子成像的质量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匀线形平行激光束产生装置,采用能量均匀分布的线形平行光束照射探测器,可避免现有技术中能量损失和分布不均的缺点,可有效降低系统对激光器的功率需求,同时可降低后级模拟电路设计和调试复杂度。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均匀线形平行激光束产生装置,其包括:外筒组件1和透镜组结构组件2;其中,透镜组结构组件包括输出光纤3、准直透镜6、透镜组内筒7、透镜组外筒8、鲍威尔棱镜9;外筒组件包括外筒壳体10、反射镜12、窗口镜13;透镜组外筒8安装在外筒壳体10一端,透镜组内筒7套设在透镜组外筒8内,透镜组内筒7内沿光轴方向依次布置输出光纤3、准直透镜6和鲍威尔棱镜9;外筒壳体10另一端设置反射镜12,其侧壁上设置窗口镜13;输出光纤3输出原始激光束14,通过准直透镜6准直为圆形准直光束15,并经鲍威尔棱镜9转换为扇面光16,进一步经由反射镜12反射后由窗口镜13射出。
其中,所述透镜组内筒7通过细密螺纹嵌套于透镜组外筒8内壁,通过旋转透镜组结构组件,同时对其轴向位移和方位角进行调节,保证出射扇面光16等效光心处于窗口镜13的焦点,且扇面方向与柱面窗口镜13轴向垂直。
其中,所述透镜组内筒7上设置准直镜安装座5,准直透镜6安装在准直镜安装座5上。
其中,所述准直镜安装座5上安装光纤法兰4,输出光纤3安装在光纤法兰4上。
其中,所述外筒壳体10另一端安装反射镜支架11,反射镜12相对于圆形准直光束15的中心轴倾斜45°布置。
其中,准直后的所述圆形准直光束15从鲍威尔棱镜9的入射曲面输入并被折射,鲍威尔棱镜9的入射曲面的参数与准直光束直径相匹配;折射光线经过棱镜出射平面二次折射后输出,变为具有线形截面的扇面光16。
其中,所述圆形准直光束15的光束直径为3mm。
其中,所述扇面光16的张角为2.5°。
其中,所述窗口镜13焦距为200mm。
其中,所述线形平行光17的光束宽度为8.7mm。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均匀线形平行激光束产生装置,针对当前采用的圆形高斯光束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能效高、指标合理、设计匹配度好的探测光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获得均匀线形平行激光束的光学原理图。
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获得均匀线形平行激光束的光机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由圆形高斯光束获得均匀线形平行激光束的光学系统原理方案,如附图1所示。该原理方案描述的光学系统包括输出光纤、准直透镜、鲍威尔棱镜和柱面镜,采用的核心光学元件为鲍威尔棱镜与柱面镜。
光纤输出的原始激光首先经准直透镜准直,得到一束圆形高斯激光束,该光束随后被输入鲍威尔棱镜进行光束整形。鲍威尔棱镜的入射面为特殊设计的二次曲面,可将不同径距的平行入射光线折射到不同方向,再经出射平面二次折射后输出扇面光(近似同心光束),其光通量密度呈近似均匀分布,从而消除了原始激光束的能量高斯分布特征。出射扇面光再由柱面镜准直,便得到一束近似平行的线形光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12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头组件
- 下一篇:镜头专用调心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同心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