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餐食图像特征的识别计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1192.7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0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冠群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20/32;G06Q50/12;G06K9/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图像 特征 识别 计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餐食图像特征的识别计价系统,用作自助餐厅结算时无需依赖碗碟特征信息的餐食识别计价,能大幅提高这类结算模式的便利性和性价比。
背景技术
近年来,自助餐厅以其卫生便捷的优势迅速成为大量上班族就餐的首选,尤其是结算环节允许顾客用手机自助扫码后的便利更是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但这类顾客的自助结算模式中,有的餐厅在餐食识别计价环节还要靠服务员承担,由服务员目视识别心算汇总后告诉顾客总价再由顾客扫码支付,因而还存在着卫生和效率的不尽如人意;另一类餐厅则能在结算时由机器依据各餐食的碗碟特征自动识别顾客所选餐食,因而克服了前一种由服务员人工识别存在的弊端,但也带来了其碗碟必须是专用的致使餐厅改造和运营成本上升的不足,因而使得很多餐厅对此望而却步未能跟进采纳。
毋庸置疑,无需服务员介入的餐食自动识别计价是实现顾客自助结算的关键所在,但这最好不要以专用碗碟作为前提。一则这些专用碗碟无论是底部嵌有RFID芯片还是外形特殊或图案特殊均将导致其成本高于常规,二则很多餐厅已开始盛行把顾客选取的多个不同餐食依次直接舀入同一个大盘中因而省去了多餐食各占碗碟的繁琐。由此可见,要实现业界普遍欢迎的餐食自动识别计价必须做到与盛放的碗碟无关,这才是最优的解决之道。
发明内容
为了给自助餐厅实现不依赖碗碟特征的餐食识别,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既能在多个餐食均盛放在各自碗碟的情况下识别出它们各自的品种,又能在多个餐食均不用各自碗碟而共享一个大盘时识别出它们的各自品种。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运用一个带摄像头的图像采集识别模块,使之能将采集到的餐食图像中的色彩和形状特征提取出来,并依此特征进行准确分类进而建立餐食特征库,然后在结算时再根据当时采集的已选餐食图像特征和库中元素的比对确定该餐食的品种,于是就能解决后续一系列的计价、汇总、支付等结算操作。
具体说来,实现时在餐食结算处配备一个图像采集识别模块和一个可能需要的结算信息显示屏,餐食自选处配备可能需要的称重模块,再将它们以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与后台定价结算模块相连接。
餐厅开始营业前,首先必须在餐食自选处使用一台图像采集识别模块去采集本机库中没有的新增餐食图像,再提取出该图像中的色彩和形状特征并存入本机库中,然后将这些新增信息拷入后台定价结算模块中的后备库中。
餐厅开始营业后,在结算处使用一台图像采集识别模块去采集正待结算的餐食图像和顾客手机上的支付码,提取出该餐食图像的色彩和形状特征并与本机库中样本比对,进而识别出该待结算的餐食品种,再结合其计价信息和可能需要的重量信息给出售价,最后用提取到的顾客手机支付码在后台定价结算模块的配合下完成结算支付,并把结算明细送至现场可能配置的结算信息显示屏和对应顾客的手机上。
需要说明的是,餐厅所用图像采集识别模块的台数由餐厅规模确定。当餐食品种较少且营业中不会新增品种时,可以只在每个结算处配置一台图像采集识别模块,由其兼作营业前对自选处的所有待售餐食的采样储入;开始营业后,再用其在结算处对正售餐食进行在线识别和扫码支付,以及随后的显示屏和手机端的结算明细送显。反之,当餐食品种较多且营业中可能新增品种时,在自选处和结算处应当分别配置各自的图像采集识别模块,且当自选处一旦采集到新增品种时立即将其特征信息提取并传送给结算处的同类设备以及后台库中。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为了提高结算速度,还得将位于结算处的图像采集识别模块按照使用要求妥善固定在结算台的上方,并提供符合要求的照明条件,以便快速准确地采集待识别的餐食图像和手机支付码。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餐食的识别是基于图像特征而不是盛放器皿,因此既能适应多品种共餐盘的无单独碗碟营运模式,又能在多品种各有碗碟场合比现有的依赖碗碟芯片或碗碟色彩形状特征的模式具有餐厅改造便利和运营成本低廉的优势。此外,还具有能适应不同规模的大小餐厅、对餐食形状没有要求和限制、新增餐食品种时无需考虑盛放碗碟的限制、能适用于各类果品饮料等多方面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餐食图像特征的识别计价系统的示意图。
1.图像采集识别模块、2.结算信息显示屏、3.后台定价结算模块、4.称重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方法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冠群,未经杨冠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1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