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菌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0835.6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4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莱科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18 | 分类号: | A01N47/18;A01N33/2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40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菌组合物 除草组合物 溴硝醇 农药技术领域 柑橘溃疡病 可湿性粉剂 水稻稻瘟病 水分散粒剂 微囊悬浮剂 杀菌效果 水悬浮剂 颗粒剂 水乳剂 微乳剂 质量比 乳油 制备 防治 预防 | ||
本发明属于一种农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杀菌组合物,以丙硫唑、溴硝醇为主要有效成分,丙硫唑、溴硝醇的质量比为1:35~35:1,两者之和在除草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含量为1‑50%。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除草组合物可制备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悬浮剂、颗粒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且用于防除水稻稻瘟病、柑橘溃疡病。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适用范围广、预防与防治杀菌效果好、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元复配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据统计,全国粮食作物从生产到贮藏过程中,因病、虫、草、鼠害造成至少10%-15%损失;其中由病害引起损失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病害的防治主要有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及通过耕作栽培措施或利用选育抗病、抗虫作物品种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农业防治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防止有害生物时无需增加额外成本,且对天地无害,但由于受季节、地区等因素的限制,农业防治只能对病害有预防作用,却不能在病害发生后有很好的治理作用。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法。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在生物防治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实施起来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障碍。因此,依赖化学药剂防治依然是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大病害,发病后一般会减产3%-50%,特别严重的田块甚至颗粒无收。目前生产上逐渐以抗病品种的利用和遗传背景不同的品种多样性间栽进行综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与危害。但由于病菌生理小钟复杂且变异性大,品种抗病性难以持久,因此各种水稻种植地区仍然依赖化学药剂防治来控制病害的发生程度。
柑橘溃疡病是由地毯草黄单孢柑橘致病变种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柑橘枝、叶及果实的细菌性病害,是包括中国在内世界性检疫对象,该病在我国一些柑橘产区均有发生,尤其以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省区受害严重,造成落叶、枯梢,削弱树势,严重的可引起落果,影响柑橘产量和果品质量。由于该病害为检疫性病害,目前发达国家多采用大面积焚毁根除法,但此种方法成本很高,在我国柑橘产区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柑橘溃疡病的防治仍然是柑橘产业的重要问题,得不到有效根治,我国疫区疫以化学防治为主,尽管如此,溃疡病仍然年年发生,目前防治溃疡病的常规药剂主要是以铜制剂为主,包括有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氯化铜、焦氨铜、可杀得等;然而,铜制剂的长期使用导致土壤和环境中铜的累积,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此外,链霉素、金核霉素等及其混合杀菌剂,如多宁、可杀得铜氨合剂等也广泛应用于溃疡病的化学防治,其使用量有增无减,效果一般。
丙硫唑是一种高效、安全、广谱性咪唑类杀菌剂,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用杀菌剂,对多种植物病害有显著的防效,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在使用多年后,病菌逐渐产生了抗药性,致使药效降低。
溴硝醇化学名称为2-溴-2-硝基-1,3-丙二醇。该化合物最早作为一种工业用杀菌剂。广泛用于水处理、皮革、造纸、化妆品防腐等方面。后又被开发用于农用种子处理剂。溴硝醇对绝大多数细菌及真菌都具有极高的活性,在极低浓度下即可完全杀灭或抑制病菌的增长。
目前尚无文献与专利公开丙硫唑与溴硝醇复配,对水稻稻瘟病与柑橘溃疡病可防可治。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剂。该杀菌组合物适用范围广、预防与防治杀菌效果好、成本低,能够有效地防治水稻稻瘟病与柑橘溃疡病,可以制备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悬浮剂、颗粒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
为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菌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丙硫唑和溴硝醇,这两种有效成分的质量比为1:35~35:1,优选1:10~10:1;两者之和占杀菌组合物的百分含量为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莱科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莱科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08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