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酚类化合物对硝化细菌电子传递体系影响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0499.5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0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徐炎华;刘志英;姚远;陆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硝化细菌 电子 传递 体系 影响 检测 方法 | ||
1.一种酚类化合物对硝化细菌电子传递体系影响的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SBR装置中进行硝化细菌的富集培养,培养期间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度在(28.0±0.5)℃,溶解氧质量浓度4~5mg/L,pH在7.5-8.5,培养20~30天后,污泥浓度控制在2500~3000mg/L;然后静置浓缩;
(2)取适量富集培养硝化细菌的污泥于锥形瓶中,向其投加不同质量的酚类化合物,控制酚类化合物质量浓度为0~100mg/l,根据不同酚类化合物设定不同的浓度梯度;
(3)取洁净的培养皿烘干至恒重,记录质量W1;从锥形瓶取适量V0污泥于培养皿再烘干至恒重,记录质量W2,计算每毫升污泥干重为a(mg/ml)
(4)再重新从各锥形瓶中取等体积污泥V1ml于10mL离心管中,向离心管中加入Tris-HCl缓冲液、亚硫酸钠溶液和TTC溶液;
(5)将制备完成的样品放在(37±1)℃的恒温水浴振荡器中,避光暗处振荡培养25min~35min;
(6)当达到培养时间时,向离心管中加入甲醛溶液终止反应,然后将样品放入离心机离心;
(7)离心后,用滴管吸尽上清液;
(8)向各离心管中加入无水乙醇做萃取剂,混合振荡均匀,在(37±1)℃下恒温水浴振荡器中充分萃取;
(9)待充分萃取后,用0.45μm滤膜过滤样品,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485nm波长下测定滤液的吸光度(D485);
(10)取TTC的还原产物TF溶于无水乙醇中,设定0~20ug/ml的系列标准溶液,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波长在485nm处测量TF系列标准溶液吸光度,将TF质量浓度(ug/ml)和吸光度(D485)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TF标准曲线及其斜率K;
(11)酚类化合物不同浓度下,硝化细菌电子传递体系活性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TSt:污泥电子传递体系活性,μg/(mg·h);V:萃取剂体积,ml;D485:485nm波长下滤液的吸光度;K:TF溶液标准曲线斜率;a·V1:总污泥干重,mg;T:培养时间,h;
(12)根据系列ETSt值用Logistic方程(2式)拟合计算苯二酚类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来定量表征其对硝化污泥的毒性,实验数据用origin软件进行处理。
ETSt:污泥电子传递体系活性,μg/(mg·h);A:常数,其含义为未加有毒物质时的空白对照组的TF的值,实验所得;x:苯二酚的质量浓度,mg/L;x0:EC50值,mg/L;b:经验系数,为常数,方程拟合所得。
2.根据权利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静置浓缩为控制污泥浓度为5000~60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04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