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自动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7692.3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9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牛红军;延方泉;何小东;孙德臣;张杰;谷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6 | 分类号: | F04D29/06;F04D29/04;F04D29/46 |
代理公司: | 11448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耀威 |
地址: | 110869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自动 润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轴承自动润滑装置,包括轴承壳体、设置在轴承壳体内的轴套和滚动轴承,轴套包括上轴套和下轴套,上轴套上设置有滚动轴承,下轴套与轴承壳体之间设置有间隙,下轴套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槽;轴承壳体内设置有供油孔,供油孔的一端与下轴套外壁的上方相接触,供油孔的另一端设置在滚动轴承的上方,轴承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储油槽,下轴套与轴承壳体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储油槽相通。本发明提供的轴承自动润滑装置在下轴套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槽,通过螺旋槽旋转对润滑油做功,使轴套旋转时通过螺旋槽将储油槽内的润滑油输送到供油孔内,进而使此装置在各种工况下均能稳定泵送润滑油到滚动轴承的上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轴承自动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立式泵的上部轴承支撑整个转子部件的轴向力和部分径向力,因此当立式泵的上部轴承采用滚动轴承时,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冷却效果对整个泵的运行稳定性以及轴承的使用寿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润滑油的升程、流量、脉动对滚动轴承是至关重要。
目前,大型立式水泵的转子能达到重量2.5t左右,为了满足立式泵滚动轴承在不同转速下稳定可靠运行,需要轴承润滑油系统在各种工况下,保证润滑油能够上油稳定、脉动小、冷却效果优良。目前立式泵轴承润滑主要有脂润滑和稀油润滑,脂润滑需要定期进行加注润滑脂,稀油润滑则需要设置甩油套泵送或者将轴承浸泡在油池中通过油楔强制润滑,但这两种润滑方式在低转速工况下轴承润滑效果不甚理想。
发明名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可靠的轴承自动润滑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轴承自动润滑装置,包括轴承壳体、设置在所述轴承壳体内的轴套和滚动轴承,
所述轴套包括上轴套和下轴套,所述上轴套上设置有所述滚动轴承,所述下轴套与所述轴承壳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下轴套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槽;
所述轴承壳体内设置有供油孔,所述供油孔的一端与所述下轴套外壁的上方相接触,所述供油孔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滚动轴承的上方,所述轴承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储油槽,所述下轴套与所述轴承壳体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储油槽相通;
其中,所述螺旋槽用于在所述轴套旋转时将所述储油槽内的润滑油输送到所述供油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下轴套的外壁与所述轴承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冷却夹套。
进一步的,所述供油孔的个数为偶数。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槽为矩形螺旋槽,所述矩形螺旋槽的螺旋角在15°至35°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螺旋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轴承的轴径和需要的润滑油量,来计算润滑油的润滑压力;
通过轴承的润滑油量和润滑压力,确定供油孔的数量,以及螺旋槽的螺旋角、螺旋直径、相对螺纹槽、密封间隙、螺纹头数和相对螺纹槽宽的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槽的参数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螺旋槽的参数,计算润滑油在螺旋槽内的雷诺数和临界雷诺数,并通过润滑油在螺旋槽内的雷诺数和临界雷诺数的数值大小对比,来判断润滑油在螺纹段的流体是否处于层流工况,以及判断润滑油在上油孔中流动是否为层流。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槽的参数确定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轴承在不同的旋转速度,计算轴承上的润滑油产生的最大扬程值和在上油孔产生的总水头损失值并进行数值对比,来判断润滑油是否能够上升到轴承上部进行润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7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