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风帘机的风筒生产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7383.6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9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益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益仁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毛雨田 |
地址: | 51613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装置 风筒 传送装置 生产系统 组合装置 风帘机 连接板 风叶 可拆卸连接 裁切机构 电器驱动 分条机构 工艺生产 辊压机构 加固装置 检测装置 开槽机构 使用寿命 塑料风筒 维修保养 转轴 轴承 金属 便利 风力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风帘机的风筒生产系统,包括传送装置和依次与传送装置连接的风叶加工装置、连接板加工装置和组合装置,所述风叶加工装置包括分条机构和辊压机构,所述连接板加工装置包括裁切机构和开槽机构,所述组合装置包括辊铆机构、检测装置和加固装置。该工艺生产出的金属风筒能够有效增强其使用寿命,在使用时由于其结构强度远高于现有技术的塑料风筒,使其能够适应更强力的电器驱动,以提供更强大的风力支持。而因风筒两端的转轴和轴承是可拆卸连接,使其在维修保养时更加便利且经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风帘机的风筒生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风幕机又称空气幕、风帘机、风闸,英文名称:air curtain、air door。产品广泛应用于工厂、商店、餐厅、药店、冷库、宾馆、医院、机场、车站等环境的出入口上及一切装有空调器的场所,应用特制的高转速电机,带动贯流式、离心式或轴流式风轮运转产生一道强大的气流屏障,有效的保持了室内外的空气环境,能有效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阻止冷热空气对流,减少空调能耗,防止灰尘、昆虫、及有害气体的侵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购物、休闲环境。主要是配合空调机作为环保节能机械的一种,只要安装风帘机,就可以将来往人群体表的热气打散,减轻空调的负担。同时给人耳目一清的感觉。
现有技术中风帘机内部的核心结构风筒均为采用注塑加工的工艺生产的塑料风筒,其使用寿命较短、易损坏,现设想研制一种金属材质的风筒,为解决金属制风筒在组装、压紧工艺时没有配套设备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金属风筒的全套生产系统及操作方法。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风帘机的风筒生产系统,包括传送装置和依次与传送装置连接的风叶加工装置、连接板加工装置和组合装置,所述风叶加工装置包括分条机构和辊压机构,所述连接板加工装置包括裁切机构和开槽机构,所述组合装置包括辊铆机构、检测装置和加固装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风帘机专用金属风筒的全套生产系统,包括用于传递工料、工件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可选用皮带传送装置,滚轴传送装置或机械臂移载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使用。传送装置依照该系统的操作工艺顺序将风叶加工装置、连接板加工装置、组合装置进行连接。风叶加工装置包括有裁切铝材的分条机,用于依照产品需求裁切出条状的毛坯材料,再通过辊压机将平直的铝条辊压为截面为弧形的风叶成品,再依照产品需求裁切其长度,完成风叶加工。连接板加工装置用于依照产品需求裁切规格尺寸的圆盘,并通过开槽机构将圆盘进一步加工出中心槽、定位孔及弧形槽。其中中心槽与定位孔用于配合转轴及固定板安装使用。弧形槽用于穿插风叶,将风叶固定。组合装置包括辊铆机构、检测装置和加固装置,辊铆机构用于将预拼装完成的风筒进行辊压,辊压部位为圆形连接板的边缘,通过辊压使其变形后压合弧形槽与风叶,增强二者间的结合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风筒在旋转过程中的动平衡状态,是否有发生偏转、晃动等情况。在检测出发生偏转、晃动的部位加设平衡片并再次转动检测,经多次调试后达到动平衡要求。加固装置为一点胶机构,将风筒各个连接处以强力胶液胶合,增大结合力防止高速旋转时脱落,亦增加风筒的耐久度。
进一步的,所述开槽机构包括机架、主轴、滑轨和分度盘,所述分度盘旋转连接于机架上,所述滑轨设置于分度盘上方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主轴滑动连接于滑轨,所述滑轨的滑道为弧形。
开槽机构采纳标准型号的钻削机构造,结合实际生产需要对其水平滑轨进行创造性改进,使得水平滑轨的弧线与产品所需开凿的弧形槽弧线呈投影关系,免除了在开槽时每一次下刀前的校位工序,更能避免因校位失误或误差导致的残次品产生。此设计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为动平衡检测装置,所述动平衡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机架、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架上的夹持部,设置于所述夹持部一侧的驱动部,水平设置于所述夹持部一侧的激光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益仁,未经黄益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7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