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唤醒应用程序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6291.6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6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厉正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8/02 | 分类号: | H04W68/02;G06F9/48;G06F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陈丽宁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唤醒 应用程序 终端 网络侧设备 指示信息 应用 寻呼 寻呼消息 时延 端到端时延 服务器发送 发起呼叫 发送短信 后续通信 接收应用 通信连接 信令过程 直接建立 终端发送 终端功耗 短信 信令 搜索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唤醒应用程序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其中,所述唤醒应用程序的方法包括: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应用唤醒指示信息,所述应用唤醒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侧设备唤醒至少一个终端内的待唤醒应用;根据所述应用唤醒指示信息,当搜索到所述至少一个终端时,向所述至少一个终端发送寻呼消息,由所述至少一个终端根据所述寻呼消息,唤醒所述待唤醒应用。由于寻呼时延比短信的端到端时延小,寻呼之后可直接建立通信连接,因此相比于现有的利用发送短信或者发起呼叫的方式唤醒应用程序,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寻呼唤醒应用程序的过程的时延小,唤醒速度快,从唤醒应用到后续通信过程无需其它信令,信令过程简单,节省终端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唤醒应用程序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已无处不在,智能终端内所包含的应用程序越来越多。智能终端在没有信息发送时通常会进入空闲模式,执行关闭收发信机、降低处理器时钟频率等动作,达到省电效果。某些情况下,部署在互联网Internet上的应用服务器需要与应用程序建立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连接以实现某种功能。例如,应用服务器可通过TCP/IP连接联系智能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并命令应用程序上报当前的位置信息。
当前,在建立应用服务器与应用程序之间的TCP/IP连接时,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运营商接口发送短信或者发起电话呼叫,而应用程序在监测到短信或者呼叫后建立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TCP/IP连接。即现有技术中,应用服务器一般利用发送短信或者发起呼叫的方式唤醒应用程序,应用程序被唤醒后再去建立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TCP/IP连接。
但是,利用发送短信或者发起呼叫的方式唤醒应用程序常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短信的端到端时延平均值大及方差大,因此利用短信唤醒应用程序时的时延大;
(2)以GSM系统及LTE系统为例,当利用呼叫唤醒应用程序时,终端接收到呼叫后,应用程序被唤醒,但之后需要挂断呼叫,才能进行数据通信,造成从唤醒应用到数据通信过程的信令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唤醒应用程序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以解决现有的唤醒应用程序的方法可能造成的时延大,和从唤醒应用到数据通信过程的信令过程复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唤醒应用程序的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应用唤醒指示信息,其中,所述应用唤醒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侧设备唤醒至少一个终端内的待唤醒应用;
根据所述应用唤醒指示信息,当搜索到所述至少一个终端时,向所述至少一个终端发送寻呼消息,由所述至少一个终端根据所述寻呼消息,唤醒所述待唤醒应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唤醒应用程序的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
根据所述寻呼消息,唤醒所述终端内的待唤醒应用;
其中,所述寻呼消息是所述网络侧设备在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应用唤醒指示信息之后,根据所述应用唤醒指示信息发送的,所述应用唤醒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侧设备唤醒至少一个终端内的待唤醒应用。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
其中,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应用唤醒指示信息,所述应用唤醒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侧设备唤醒至少一个终端内的待唤醒应用;
所述发送器用于根据所述应用唤醒指示信息,当搜索到所述至少一个终端时,向所述至少一个终端发送寻呼消息,由所述至少一个终端根据所述寻呼消息,唤醒所述待唤醒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62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