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暖宫中草药暖巢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5325.X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8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龚云;刘逆夫;彭开锋;伍实花;李伏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48 | 分类号: | A61K36/748;A61K36/9068;A61K9/70;A61P15/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冯振宁 |
地址: | 412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草药 暖宫 中药组合物 纤维布 中药层 复配 内层 透皮吸收促进剂 西洋参 内表面边缘 当归 地黄 妇科疾病 离型纸层 女性经期 微细颗粒 消炎 止痛 穿心莲 山萸肉 生草乌 生南星 延胡索 一点红 粘贴区 白芷 柴胡 川芎 干姜 经期 抗菌 粒径 痛经 续断 药渣 粘贴 中药 感染 预防 | ||
1.一种暖宫中草药暖巢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药层,所述中药层是由中药组合物和透皮吸收促进剂制成的粒径10~60目的微细颗粒组成,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叶根、鸡血藤、桃金娘根、菥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宫中草药暖巢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一点红80~120份,白花蛇舌草30~50份,地桃花70~100份,白背叶根40~50份,鸡血藤60~100份,桃金娘根80~120份,菥蓂30~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宫中草药暖巢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延胡索40~60份、当归60~70份、干姜20~40份、地黄20~40份、穿心莲30~50份、西洋参20~40份、山萸肉50~60份、川芎 30~40份、续断20~30份、生草乌20~30份、柴胡10~20份、白芷10~20份、生南星10~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宫中草药暖巢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颗粒的粒径为30~4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宫中草药暖巢贴,其特征在于,中药层两侧分别为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和/或内层为中草药纤维布层,所述中草药纤维布是以所述中药组合物和/或其药渣为主要原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宫中草药暖巢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颗粒的制备方法为:
(1)利用超微破碎技术分别将当归、鸡血藤、穿心莲、干姜和/或生草乌超微粉碎后,混匀;
(2)利用水提法或醇提法分别提取其他中药组分,滤液分别浓缩至含水量20%~30%,混匀;
(3)将(1)和(2)的产物混匀后浓缩至含水量7%~15%,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搅拌均匀,得稠膏体;
(4)将稠膏体进一步湿法制粒,控制粒径小于10目,所得颗粒干燥至含水量5~8%,筛选得到粒径10~60目的微细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暖宫中草药暖巢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纤维布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S1. 利用水提法或醇提法获得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提取液;
S2. 将所述中药组合物和/或S1剩余的药渣制成纤维,然后与棉纤维、香蕉茎纤维一起加入S1的提取液中,浸泡15~24小时后烘干;
S3. 以S2的产物作为纤维原料,利用纺织技术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暖宫中草药暖巢贴,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将中草药纤维布和离型纸裁剪成型,在中草药纤维布上均匀铺盖一层0.1mm~5mm的微细颗粒层,再覆盖上另一层中草药纤维布,压实后将两层中草药纤维布的边缘粘合封闭,利用衍缝技术形成若干条交叉的走线;然后在其中一层中草药纤维布的外表面边缘涂布一周医用压敏胶形成粘贴区,再粘贴上一层离型纸;最后密封包装。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暖宫中草药暖巢贴,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将中草药纤维布和离型纸裁剪成型,在中草药纤维布上均匀涂抹一层医用压敏胶后,黏附铺盖上一层微细颗粒,再覆盖上另一层中草药纤维布,压实后将两层中草药纤维布的边缘粘合封闭;然后在其中一层中草药纤维布的外表面边缘涂布一周医用压敏胶形成粘贴区,再粘贴上一层离型纸;最后密封包装。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暖宫中草药暖巢贴,其特征在于,在暖巢贴最外侧,即中草药纤维布层外侧,再结合一层内置有发热剂的自发热层,制成自发热暖巢贴,密封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53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