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材酸洗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5048.2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汤建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哈特惠机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2 | 分类号: | C23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4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材 酸洗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材酸洗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进料;b)预热加温;c)酸洗;d)清洗;e)高压水冲洗;f)干燥处理;g)线材表面涂层。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能有效降低成本、适当缩短周期,对线材采用酸洗、清洗、高压清水冲洗的工艺顺序,去除氧化膜效果好,或是过度酸洗破坏线材内部结构的问题,难以满足高效生产的需求;本发明中采用的酸洗设备,酸洗槽内部设有若干毛刷辊,在电机控制下高效转动,洗刷去除线材表面的氧化物,能加强清洁效果,酸洗槽下方设有回收池,酸液通过回收管进入回收池,经过化学处理和物理过滤后被循环泵重新回收利用,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酸洗工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线材酸洗工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厂生产制造螺栓、螺杆等机械制品时,生产流程主要包括线材退火、酸洗、抽线、成形等步骤,其中酸洗的目的是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并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防护薄膜,以减少线材在后续抽线以及冷墩或成形等加工过程中对工模具造成的擦伤。
传统的酸洗设备结构不能实现对线材充分酸洗,而且冲洗速度较慢、冲洗不到位,有时难以完全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此外,酸洗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液易造成污染,若需处理需要连接额外的设备,导致生产工序的连贯性不高。此外,现有的一些酸洗工艺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工艺步骤复杂、周期长以及成本高等缺陷,酸洗、清洗效果不佳,出现氧化膜去除不完全,或是过度酸洗破坏线材内部结构的问题,难以满足高效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线材酸洗工艺,工艺实施步骤简单,能有效降低成本、适当缩短周期,并且酸洗效果好,保护线材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线材酸洗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进料:将所需酸洗的线材由送料机送入至酸洗槽内,并使酸洗槽中酸洗液的进液调节到合适的速度,盐酸溶液中还添加有0.1%~1%的盐酸酸洗缓蚀剂;
b)预热加温:利用蒸汽对已进料的酸洗槽进行预热加温,直至酸洗槽温度升至50℃~70℃;
c)酸洗:将线材浸入酸洗槽内,酸洗槽内装有常温、20%~30%的盐酸溶液,酸洗槽包括酸洗槽、毛刷辊、回收池、酸洗液入口,所述酸洗槽底面两侧边缘处设有固定片,所述两侧的固定片上设有若干对应的轴承座,所述对应的轴承座之间设有毛刷辊,所述酸洗槽下方设有回收池,所述酸洗槽和回收池通过回收管连接,所述回收池包括储液池、过滤池和处理池,所述回收管连接在处理池的上端,所述处理池一侧连接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一侧连接储液池,所述过滤池内设有多层垂直于槽底的陶瓷过滤膜,所述过滤池底部设有废料口,所述毛刷辊中央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两侧轴承座固定并由酸洗槽外侧的电机驱动,所述储液池外侧与循环管连接,所述循环管连接循环泵;
d)清洗:将线材从酸洗槽送入清水洗槽内浸泡,洗去表面的酸液,其中清水洗槽内装满清水;
e)高压水冲洗:将线材从清水洗槽内送入冲洗槽用高压清水冲洗,并且水压保持在0.5MPa以上;
f)干燥处理:将高压水冲洗完成后的线材送入烘干设备烘干,烘干温度设置为40℃~80℃,直至线材表面水烘干为止,如空气湿度过大烘干时间应适度延长;
g)线材表面涂层:待线材充分烘干后,使之自然降温,恢复室温后,把线材送入线材涂油设备中进行表面的润滑及涂层,线材表面涂层材料为非金属涂层,具体可选用硼砂涂层或磷酸盐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哈特惠机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海盐哈特惠机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5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