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寿命轮毂轴承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4953.6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7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参;陈颖;李兴林;曹茂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F16C19/18;F16C33/5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寿命 轮毂 轴承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等寿命轮毂轴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轿车刚性模型,将轮毂轴承分为标准列和设计列,推导轮毂轴承受力情况,受力较大侧为标准列,受力较小列为设计列,得出轴承标准列轴向载荷Fa和轴承标准列径向载荷Fr;
步骤2、将下述涉及的符号及符号意义列于表1;
表1 符号及符号意义
计算轮毂轴承标准列的最终接触角α,轮毂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
①根据内滚道直径di、外滚道直径d0、球直径D、内滚道曲率半径ri、外滚道曲率半径ro和球数Z,计算下列参数:
轴承节圆直径dm=0.5×(di+do)
轴承径向游隙Pd=do-di-2×D
内沟道沟曲率系数fi=ri/D
外沟道沟曲率系数fo=ro/D
轴承总曲率B=fi+fo-1
②根据接触角初值α1,通过迭代方程求解轮毂轴承标准列的最终接触角α,迭代方程如下:
将迭代至αj+1-αj趋近于零时的αj+1取值作为最终接触角α;式中,K=25850×B;对于角接触球轴承,无载荷作用下的接触角
步骤3、求轮毂轴承的标准列载荷分布;
根据的值,对应表2求得轮毂轴承的标准列载荷分布积分Ja(ε)和载荷分布系数ε;
表2
若的值可从表2查到,则Ja(ε)和ε值用查表法求得;
若的值不能从表2查到,则用插值法求得:
式中,ε1、ε2、Ja1(ε)、Ja2(ε)、和均为表2中查得的值,根据求得的Ja(ε)和ε,求解承载区域θ=cos-1(1-2ε)、滚动体之间的夹角ψ=360/Z;
所有滚动体与轴承竖直法线之间的角度由-180°~180°依次等角度顺序变化,记为
对于球轴承载荷,在承载区域范围内,每个滚动体都有一个对应的实际载荷
对所有取平均值,则为当量载荷Qe;
内沟道当量载荷:
外沟道当量载荷:
步骤4、计算轮毂轴承的标准列内外滚道额定动载荷;
在当量载荷Qe作用下,滚动体与滚道点接触的疲劳寿命由下式确定:
式中,L的单位为106转;
考虑到由非零接触角引起的自旋的影响,内、外沟道额定动载荷计算式如下:
内沟道额定动载荷
外沟道额定动载荷
其中,γ=(Dcosα)/dm;
步骤5、计算轮毂轴承的标准列寿命;
对于内滚道疲劳寿命按下式计算:
对于外滚道疲劳寿命按下式计算:
对于标准列承疲劳寿命按下式计算:
式中,对于角接触球轴承,取参数e=10/9,则上式变为
对于各种球轴承,ISO给出了基本额定动载荷计算公式中的bm系数,对于角接触球轴承bm=1.3;所以标准列最终轴承寿命
步骤6、对轮毂轴承的设计列进行结构设计;
根据轮毂轴承的设计列承载大小,选取现有标准轴承,设定设计列轴承的参数初值:外滚道直径do'、内滚道直径di'、球直径D'、球数Z'、内滚道曲率半径ri'、外滚道曲率半径ro',重复步骤2~5计算设计列轴承的轴承寿命;在初选球数与内、外滚道曲率半径的条件下,对do'、di'临近域做参数优化,建立do'、di'和最终寿命L'三维直角坐标系,绘制以do'、di'为自变量,设计列最终寿命L'为目标函数的轴承寿命曲面,使其与标准列轴承寿命L平面相交;理论上,标准列轴承寿命L平面与设计列轴承寿命曲面最高点相切达到理论最大值;考虑到实际加工误差和材料非各向同性,当标准列轴承寿命L值与设计列轴承寿命曲面最高点值的差值在5%以内时,将该设计列轴承寿命对应的do'、di'、D'、Z'、ri'、ro'定为设计值;若在初选球数与内、外滚道曲率半径的条件下,得不到设计列最终寿命与标准列轴承寿命的差值在5%以内,则重新设定设计列轴承的参数初值计算设计列轴承的轴承寿命,以及对do'、di'临近域做参数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49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