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鄂茶10号优质绿茶外形绿色品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4572.8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3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倪德江;董晨;郑时兵;曲凤凤;贵体恩;陈玉琼;冉茂权;黎先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恩县伍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龚莹莹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10 优质 绿茶 外形 绿色 品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制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鄂茶10号优质绿茶外形绿色品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鲜叶采摘、运输、摊放,以及杀青、揉捻、初烘、保色、做形、固色、干燥和护色的步骤。本发明方法仅主要涉及4种加工机械,机械化程度高,工艺参数可控,制茶品质稳定,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制得的产品达到了“干茶色泽绿润显毫,汤色绿明,香气花香高长,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明亮”的品质,产品外形色泽品质明显优于传统工艺加工的鄂茶10号优绿茶产品,提高了茶叶的经济利用价值,利于鄂茶10号的推广种植。利用本发明技术制得的鄂茶10号优质绿茶较传统产品相比显著提高,价格高出4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鄂茶10号优质绿茶外形绿色品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鄂茶10号”[Camellia.sinensis(L.)O.Kuntze cv.E-Cha No.10](原名宣苔27号)是宣恩县农业局和华中农业大学从恩施苔子茶群体茶园的自然杂交后代中,经单株选择育成的湖北省特色地方茶树良种。该品种2007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省茶2007001,200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政发[2009]43号文件将“鄂茶10号”列为全省良种主推品种之一。该品种具有抗性强、适应性强、产量高、适机采的特性,适宜于制作绿茶,突出的品质是滋味鲜爽,香气高长,带金银花香。
绿茶加工工序主要为杀青-揉捻-做形-干燥,每一道工序的具体工艺会直接影响绿茶色泽品质的形成(倪德江,陈玉琼,袁芳亭,等.绿针茶加工过程中叶绿素的变化与色泽品质的形成关系,1996,华中农业大学学报,Vol 15(6):594-597)。非专利文献(倪德江等,名优绿茶杀青工艺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6:592-594)对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杀青温度进行了研究,发现140℃下适当低温杀青,茶叶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鲜爽。余志等(揉捻时间对梯田秀峰茶品质的影响,中国茶叶加工,2008,2:17-19)研究揉捻时间对梯田秀峰品质的影响后发现,在0min-40min的揉捻时间处理中,以揉捻15min的茶叶综合品质最佳,适当缩短揉捻时间有利于绿茶综合品质的形成。随着揉捻时间的延长,外形色泽由尚黄绿、尚翠转为黄绿、暗。专利文献(CN201610990184.X)报道在绿茶加工的干燥过程添加葡萄籽能进行保绿。
绿茶色泽作为名优茶感官品质中最为重要的因子之一,直接影响到茶叶综合品质的高低。采用传统加工工艺生产的鄂茶10号绿茶普遍存在色泽较暗的问题,这已严重影响了该品种的推广。如何改进干茶色泽的技术措施,已成为茶叶加工企业迫切需要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鄂茶10号优质绿茶外形绿色品质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制得的产品达到了“干茶色泽绿润显毫,汤色绿明,香气花香高长,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明亮”的品质,产品外形色泽品质明显优于传统工艺加工的鄂茶10号优绿茶产品,提高了茶叶的经济利用价值,利于鄂茶10号的推广种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鄂茶10号优质绿茶外形绿色品质的方法,步骤包括:
(1)品种选择:鄂茶10号;
(2)鲜叶采摘:晴天上午11点之前,标准为单芽、或1芽1叶,或1芽2叶,手工采摘,采摘时鲜叶停留在手里的时间不超过30秒,迅速放进透气的竹篮,不挤压,鲜叶在竹篮里的叶层厚度不超过20cm;
(3)运输:利用透气竹筐装鲜叶,不挤压,鲜叶在竹框里的叶层厚度控制在30cm之内,运输时间不超过1h;
(4)摊放:将鲜叶原料摊放在平台上,温度≤30℃,摊叶厚度≤3cm,摊放时间为3-3.5h,得到摊放叶;
(5)杀青:将摊放叶通过滚筒连续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270±5℃,杀青时间为60-65s,杀青叶含水量约为60±2%,杀青叶摊凉冷却至室温,然后回潮1-2h,得到杀青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恩县伍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宣恩县伍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4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油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毛峰绿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