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安装的汇流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2079.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9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秋;张敬天;丁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慧融臻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焦亚如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汇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汇流箱,包括密封圈、观察窗、汇流排、挡板、温度传感器、汇流箱本体、伺服电机和扇叶,所述防潮板的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通风管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且通风管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扇叶,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靠近防潮板内部位置处设置有汇流排,所述保护壳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观察窗,且保护壳的前表面靠近观察窗外部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温度传感器,能便于使用者对汇流箱本体内部的温度变化进行检测,设置伺服电机和扇叶,能便于使用者对汇流箱本体内部进行散热,设置密封圈,能增加保护壳与汇流箱本体之间的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汇流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汇流箱。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减少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与逆变器之间的连线,需要使用到汇流箱,用户可以将一定数量、规格相同的光伏电池串联起来,组成一个个光伏阵列,然后再将若干个光伏阵列并联接入光伏汇流防雷箱,在光伏防雷汇流箱内汇流后,通过控制器,直流配电柜,光伏逆变器,交流配电柜,配套使用从而构成完整的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与市电并网。
目前市场上的汇流箱结构复杂,没有设置温度传感器,不能便于使用者对汇流箱本体内部的温度变化进行检测,没有设置伺服电机和扇叶,不能便于使用者对汇流箱本体内部进行散热,没有设置密封圈,不能增加保护壳与汇流箱本体之间的密封性能。
同时在安装汇流箱时,往往因为没有进行精确的测量,使得安装孔与汇流箱上的安装座不相适应,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汇流箱,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没有设置温度传感器,不能便于使用者对汇流箱本体内部的温度变化进行检测,没有设置伺服电机和扇叶,不能便于使用者对汇流箱本体内部进行散热,没有设置密封圈,不能增加保护壳与汇流箱本体之间的密封性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汇流箱,包括密封圈、保护壳、观察窗、控制面板、汇流排、第一固定座、检测模块、第二固定块、把手、保护套、挡板、插槽、温度传感器、防潮板、汇流箱本体、伺服电机、接口、电源、熔断器、合页、扇叶和通风管,汇流箱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壳,且汇流箱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汇流箱本体的内壁设置有防潮板,且汇流箱本体与保护壳的连接处设置有合页,汇流箱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防潮板的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下方靠近防潮板内壁位置处设置有通风管,插槽安装在温度传感器的一侧靠近防潮板内部顶端位置处,且插槽的另一侧设置有检测模块,通风管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且通风管的一端设置有挡板,伺服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扇叶,检测模块的下方靠近防潮板内部底端位置处设置有熔断器,熔断器的一侧靠近防潮板内部位置处设置有电源,且熔断器的下方靠近汇流箱本体底端位置处嵌入设置有接口,控制面板的一侧靠近防潮板内部位置处设置有汇流排,保护壳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观察窗,且保护壳的前表面靠近观察窗外部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第二固定块安装在第一固定座的一侧靠近汇流箱本体上端位置处,且第二固定块的另一侧嵌入设置有把手,把手的上端套有保护套,温度传感器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与控制面板上对应温度传感器和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为便于本发明的安装,所述第一固定座共设置有四个,且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外侧同心设置有多个圆形压痕,所述圆形通孔的底部开设有折断槽,折断槽延伸至最外侧的圆形压痕,通过钳子可折断圆形压痕。通过钳子将圆形压痕折断,可扩大圆形通孔的直径,从而降低本发明的安装精度,便于安装人员进行安装。使用时通过钳子由折断槽处逐渐折断圆形压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慧融臻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慧融臻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2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