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旧铅酸蓄电池翻转震落变胞机构及回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1343.0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2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堂;龚文武;刘斌;杨正群;柯昌美;周泽;肖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岑祥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科技大学;襄阳远锐资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琳萍 |
地址: | 557800 贵州省黔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蓄电池 翻转 震落变胞 机构 回收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废旧铅酸蓄电池翻转震落变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形机架、位于门形机架框架内底部的翻转机架、铰接固定在两侧门柱上的两侧V形导杆、与V形导杆连接的U形拉杆、以及用于驱动U形拉杆的活塞杆自由端朝下设置的两个驱动油缸、以及可旋转的固定铰接在翻转机架上并间歇性与两侧V形导杆成线接触高副运动的翻转架;所述翻转架用于夹持切割后废旧铅酸蓄电池,并在V形导杆和自身重力作用下进行翻转而与翻转机架碰撞接触;所述V形导杆的V形封闭顶端铰接在门柱上、且同一侧的两个门柱上两个V形导杆相互平行;同一侧门柱上两个V形导杆的各自靠下的开放端、以及V性封闭端均各自通过水平方向连杆连接固定,其中,V形导杆靠下的开放端处水平方向连杆在翻转架翻转过程中间隙性从底部往上与翻转机架接触形成高副;该两个平行的V形导杆各自封闭端分别连接U形拉杆的开放端,U形拉杆的U封闭端中点位置连接驱动油缸活塞杆自由端;
所述翻转架包括由左侧夹紧机构、右侧夹紧机构构成的夹持腔、与夹持腔连接的翻转骨架;翻转骨架竖直截面为三角形框架,该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顶点可旋转的铰接在翻转机架上;三角形框架顶点对应的底边与夹持腔连接;
夹持腔构成为:三角形框架顶点对应的底边一角设置垂直于该底边所在平面的水平桁架,在该桁架上、在该顶点对应的底边所在平面设置平行相对且能水平靠拢夹紧电池的左侧夹紧机构和右侧夹紧机构;与此对应,翻转机架和门形机架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靠近邻近的门柱处设置一个竖直凸起的碰撞支架;翻转骨架设置为初始状态翻夹紧机构、右侧夹紧机构竖直、桁架上端面水平,当翻转骨架翻转180度时,翻转骨架的桁架上端面朝下与碰撞支架顶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翻转震落变胞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侧门柱U形拉杆上连接的侧驱动油缸固定高度大于另一侧驱动油缸,且该一侧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伸出长度大于另一侧驱动油缸,使得该一侧驱动油缸活塞杆完全伸出时与该一侧U形拉杆连接点,低于另一侧驱动油缸活塞杆完全伸出时与另一侧U形拉杆连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翻转震落变胞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驱动油缸固定端均铰接在门形机架上且铰接点沿两侧门柱之间的水平方向间隔;两侧的U形拉杆开放端均通过活动铰链与V形导杆靠上方的开放端铰接。
4.一种利用上述权利要求1-3之一废旧铅酸蓄电池翻转震落变胞机构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旧铅酸蓄电池翻转震落变胞机构还需要与槽体输送线、极群组输送线、进料端辊子输送机对接;具体过程如下:
经过刀切分离切除上盖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经进料端辊子输送机输送到翻转架夹持腔内,夹持腔左右两侧夹紧机构夹紧电池根部,然后一侧驱动油缸伸缩实现该一侧V形导杆旋转带动翻转架翻转运动,当翻转架转动到90°时,该一侧V形导杆与翻转架高副自动解除,翻转架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摆动与翻转机架碰撞,实现铅酸蓄电池槽体和极群组的完全分离,震落下极群组随极群组输送线将其输送到后续工位,然后另一侧驱动油缸伸缩实现左侧导杆机构运动,当翻转架回程转动到90°时,另一侧V形导杆接住翻转架,然后在另一侧驱动油缸作用下翻转架回转到初始位置,最后翻转架左右两侧夹紧机构松开,槽体输送线将槽体输送到后续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岑祥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科技大学;襄阳远锐资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岑祥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科技大学;襄阳远锐资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13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