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冷却功能的纤维布纺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0557.6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2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菁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7/00 | 分类号: | D06C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汪爱平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辊 纺织装置 收集辊 纤维布 进气管 挡板 供气装置 驱动电机 出料口 出气管 带冷却 进料端 容纳腔 降温装置 收集装置 箱体转动 转动连接 出料端 出气端 输出端 粘连 导通 存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冷却功能的纤维布纺织装置,包括纺织装置本体,纺织装置本体包括出料口,降温装置包括箱体、转辊一、转辊二以及供气装置,箱体包括进料端和出料端,进料端与出料口相连接,转辊一和转辊二内设置有容纳腔,供气装置包括出气管和进气管,转辊一和转辊二分别设置于箱体的两端,且分别与箱体转动连接,进气管分别与转辊一和转辊二的一侧相连接,出气端分别于转辊一和转辊二的另一侧相连接,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于容纳腔相导通,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辊、位于收集辊两端的挡板以及驱动电机,收集辊的两端分别与两挡板转动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收集辊的任意一端相连接,防止了纤维布存储后相邻的纤维布相粘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冷却功能的纤维布纺织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布在生产的过程中首先要将纤维丝加热,然后通过纺织装置将纤维织成,所以生产出的纤维布还具有一定的热量,现有技术中的带冷却功能的纤维布纺织装置,生产完纤维布后直接排出存放到纤维布存放装置内,这样纤维布残余的热量容易使相邻的纤维布之间相粘连,造成生产好的纤维布变形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冷却功能的纤维布纺织装置,避免由于纤维布上残余的热量和使相邻的纤维布之间相粘连,造成纤维布变形的为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冷却功能的纤维布纺织装置,包括纺织装置本体、降温装置、以及收集装置,纺织装置本体包括出料口,降温装置包括箱体、转辊一、转辊二以及供气装置,箱体包括进料端和出料端,进料端与出料口相连接,转辊一和转辊二内设置有容纳腔,供气装置包括出气管和进气管,转辊一和转辊二分别设置于箱体的两端,且分别与箱体转动连接,进气管分别与转辊一和转辊二的一侧相连接,出气端分别于转辊一和转辊二的另一侧相连接,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于容纳腔相导通,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辊、位于收集辊两端的挡板以及驱动电机,收集辊的两端分别与两挡板转动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收集辊的任意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转辊一和转辊二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转杆,转杆贯穿箱体并与箱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转杆内设置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与容纳腔相导通,出气管的端部和进气管的对部分别与对应侧的进气通道相连接,出气管和进气管通过轴承与转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
进一步的,任一挡板的外侧设置有电机支架,驱动电机设置于电机支架上。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带冷却功能的纤维布纺织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纺织装置本体纺织好的纤维布由出料口经过进料端进入到箱体内,然后,纤维布依次绕设在转辊一和转辊二上,最后由出料端排出,并绕设在收集辊上,通过驱动电机转动带动收集辊转动,使纤维布持续像收集辊上绕设,此时,转辊一和转辊二就带动纤维布向前运动,同时,供气装置工作,供气装置产生的冷气由出气管进入到容纳腔内,再由容纳腔内通过进气管回到供气装置内,实现冷气的循环,由冷气对转辊一和转辊二降温,所以纤维布在运动的同时由转辊一和转辊二对其降温,从而避免纤维布上存在余热,防止了纤维布存储后,相邻的纤维布相粘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中转辊一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纺织装置本体;11、出料口;2、箱体;21、进料端;22、出料端;3、降温装置;31、转辊一;32、转辊二; 33、容纳腔;34、进气通道;35、供气装置;36、转杆;37、进气管;38、出气管;39、轴承;4、驱动电机; 41、电机支架;5、收集装置;51、收集辊;52、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菁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衢州菁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05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