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膜阀的双层膜片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0266.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4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群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06;B26D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亿创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39 | 代理人: | 梅秀丽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膜 双层 膜片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生产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膜阀的双层膜片生产设备,包括双层膜片上料装置和用以将加工的双层膜片进行钻孔的定位钻孔装置,所述双层膜片上料装置包括有用以将软膜输送至定位钻孔机构上的软膜上料机构和用以将硬膜输送至定位钻孔机构上的硬膜上料机构,定位钻孔装置包括有定位治具、驱动定位治具间歇式旋转的旋转机构和设置在旋转机构旁侧的钻孔机构,软膜上料机构包括有用以传送软膜的第一传送组件和用以将软膜翻至定位治具内的第一翻送机构,硬膜上料机构包括有用以传送硬膜的第二传送组件和用以将硬膜翻至定位治具内的软膜上的第二翻送机构,本发明,软膜和硬膜自动上料和装配,减少加工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膜阀的双层膜片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双层膜片应用于隔膜阀阀芯上的敏感弹性元件,隔膜阀是在阀体和阀盖内装有一挠性隔膜或双层膜片,其关闭件是与隔膜相连接的一种压缩装置。阀座可以是堰形,也可以是直通流道的管壁。隔膜阀的优点是其操纵机构与介质通路隔开,不但保证了工作介质的纯净,同时也防止管路中介质冲击操纵机构工作部件的可能性,在生物制药、酿酒、牛奶、饮料、蒸汽生产、食品加工、消毒设备、供水设备行业以及与生活饮用水接触的输配水设备中需要大量的隔膜阀实行各种控制,作为心脏部件的阀芯,其膜片的卫生质量受到卫生监督部门的严格监控。
双层膜片是应用于流量、压力、差动、液位、恒温体积热补偿等的阀门、调节阀、自动机械随动装置、开关和计数器中,需求量比较大,双层膜片为人工上料,软膜和硬膜的边缘分别钻孔,然后人工将硬膜和软膜装配,人工成本较大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隔膜阀的双层膜片生产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膜阀的双层膜片生产设备,包括双层膜片上料装置和用以将加工的双层膜片进行钻孔的定位钻孔装置,所述双层膜片上料装置包括有用以将软膜输送至定位钻孔机构上的软膜上料机构和用以将硬膜输送至定位钻孔机构上的硬膜上料机构,定位钻孔装置包括有定位治具、驱动定位治具间歇式旋转的旋转机构和设置在旋转机构旁侧的钻孔机构,软膜上料机构包括有用以传送软膜的第一传送组件和用以将软膜翻至定位治具内的第一翻送机构,硬膜上料机构包括有用以传送硬膜的第二传送组件和用以将硬膜翻至定位治具内的软膜上的第二翻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包括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传送带和若干个用以调节两个第一传送带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组件,两个第一传送带同向转动且第一翻送机构设置在所有第一传送带的出料端,所述第一翻送机构包括有用以将处在第一传送带的出料端的软膜夹紧的第一夹紧组件和用以将夹紧组件翻转的第一翻转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有第一圆弧板、与第一圆弧板边缘铰接且为对开式第一夹爪,第一圆弧板开口方向和第一夹爪的开口方向均与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平行,第一圆弧板通过第一连接架与第一翻转组件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架嵌入有第一驱动气缸,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入端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架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爪包括有两个对开的第一夹持部,每个第一夹持部均为圆弧状且在同一平面内,每个第一夹持部的中段均通过第一铰接杆与第一滑块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翻转组件有第一旋转轴、套设在第一旋转轴上的第一旋转块和驱动第一旋转轴沿自身为轴线旋转的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轴水平设置且其长度方向与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包括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传送带和若干个用以调节两个第二传送带之间距离的第二调节组件,两个第二传送带同向转动且第二翻送机构设置在所有第二传送带的出料端,所述第二翻送机构包括有用以将处在第二传送带的出料端的硬膜夹紧的第二夹紧组件和用以将夹紧组件翻转的第一翻转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群,未经魏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0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