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隔热结构的电吹风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9559.3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7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丁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立伟 |
主分类号: | A45D20/10 | 分类号: | A45D20/10;A45D20/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何斌 |
地址: | 436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装置 出风部 电吹风机 控制系统 风机 真空隔热腔 隔热结构 壳体 安置 有效防止高温 垂直布置 档位开关 电路组成 横向布置 吸音结构 控制器 外侧壁 握持部 垂向 烫伤 吹拂 电源 风力 | ||
一种带隔热结构的电吹风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其内部的加热装置、风机和控制系统,壳体由垂直布置的出风部和握持部组成,加热装置安置在出风部内,风机安置在加热装置的后方,控制系统安置在握持部的内部,加热装置由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三加热装置组成,控制系统由电源、控制器、档位开关以及电路组成,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三加热装置是横向布置在出风部内部的,风机所产生的风在经过出风部的时候垂向对三个加热装置进行吹拂,出风部的内侧设置有真空隔热腔,真空隔热腔的外侧壁设置有吸音结构。该电吹风机可有效防止高温烫伤,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风力及风的温度,使用方便,使用体验好,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隔热结构的电吹风机,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吹风机是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小电器,常用于快速吹干头发,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吹风机普遍存在如下缺陷:1、加热装置的安置位未设置隔热结构,该位置易烫伤手、头发和头皮;2、档位少、温度可调性差,使用体验差的缺陷;3、现有电吹风机中风机所产生的风不能对加热装置进行直接吹拂,还存在加热效果差,能耗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电吹风机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带隔热结构的电吹风机,该电吹风机不仅可有效防止高温烫伤,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风力及风的温度,具有使用方便,使用体验好的优点,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带隔热结构的电吹风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其内部的加热装置、风机和控制系统,所述的壳体由垂直布置的出风部和握持部组成,所述的加热装置安置在出风部内,所述的风机安置在加热装置的后方,所述的控制系统安置在握持部的内部,所述的加热装置由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三加热装置组成,所述的控制系统由电源、控制器、档位开关以及电路组成,所述的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三加热装置是横向布置在出风部内部的,风机所产生的风在经过出风部的时候垂向对三个加热装置进行吹拂,所述出风部的内侧设置有真空隔热腔,所述真空隔热腔的外侧壁设置有吸音结构;所述的档位开关位于低档位时,风机低速旋转,第一加热装置开始通电发热;所述的档位开关位于中档位时,风机中速旋转,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同时开始工作;所述的档位开关位于高档位时,风机高速旋转,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三加热装置同时开始工作。
优选的,所述风机的外侧套设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出口与出风部的内侧壁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筒的内侧壁设置有吸音结构。
优选的,所述出风部的出口设置有吸音网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吹风机带有隔热结构,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风力及风的温度,具有使用方便,使用体验好的优点,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2.本发明将三个加热装置与风向垂向设置,实现了风对加热后装置的充分接触,具有能量交换充分,能耗低的优点。
3.本发明在风机外侧设置了圆筒,而圆筒的出口又与出风部的内侧壁密封接触,该设置既将吹风部与控制器安置部隔离开来,并且还具有一定的隔噪效果。
4.本发明在圆筒和出风部的内侧壁均设置有吸音结构,还在出风部的出口设置吸音网盘,该设计使其具有了静音的功能,更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体验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音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吸音网盘1,出风部2,吸音结构3,真空隔热腔4,圆筒5,吸音结构6,风机7,握持部8,电源线9,控制器10,档位开关11,第一加热装置12,第二加热装置13,第三加热装置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立伟,未经丁立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9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