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实心铁芯的节电静噪的交流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7562.1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2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汪孟金;陈际军;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华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6 | 分类号: | H01H50/16;H01H4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实心 节电 交流 接触器 | ||
一种采用实心铁芯的节电静噪的交流接触器,包括由动铁芯、静铁芯、励磁线圈、复位弹簧所组成的交流接触器用的电磁铁及电子单元两部分,所述的电磁铁中的动铁芯、静铁芯均为不带短路环的实心铁芯;所述的电子单元由控制电源与保持电路、吸合脉冲发生电路、开关电路、增压电路、电桥电路所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实心铁芯、可以高效节电且静噪的“采用实心铁芯的节电静噪的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alternating current contactor)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低压电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动铁芯、静铁芯、励磁线圈、复位弹簧所组成的电磁铁带动动触点与常开触点闭合或分离,达到接通或切断电路的目的。它适用于起动或控制三相感应电动机和其它用电设备。
图1为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图。这种交流接触器主要由动铁芯、静铁芯、励磁线圈、复位弹簧所组成的接触器用的电磁铁(以下简称电磁铁)、动触点、常开触点所组成。当励磁线圈接通AC220V、AC110V或AC380V电压(以下通称AC220V、AC110V或AC380V为AC电压或励磁电源)时,动铁芯受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力的作用而与静铁芯闭合,与动铁芯联动的动触点也随之与常开触点闭合,外电路便通过此常开触点而接通;当励磁线圈上的AC电压断开时,动铁芯失磁并受复位弹簧的作用而与静铁芯分离,动触点复位,外电路便随之被切断。
传统的交流接触器的励磁线圈之A1端、A2端接入的是图6a所表示的交流电,因此,动铁芯、静铁芯会产生涡流损耗与磁滞损耗,并且,当交流电压“过零”(图6a中,t01、t02等时刻)时,动铁芯、静铁芯之间的磁力趋向为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动触点将趋向于与常开触点脱开。由此,会加速触点的损坏并使交流接触器产生烦人的交流噪声(以下称此为“交流过零”的影响)。
为了减少涡流损耗、磁滞损耗,传统的交流接触器的动铁芯采用图2a所表示的、静铁芯采用图2b所表示的由硅钢叠片铆接而成的结构。
为了减少“交流过零”的影响,传统的交流接触器的静铁芯上还镶嵌了图2b所表示的“短路环”。
虽然采取了上述措施,但传统的交流接触器仍存在以下的弊端:
1、动铁芯、静铁芯的制造成本较高。动铁芯、静铁芯必须采用硅钢片冲制、涂绝缘膜、铆接这几道工艺才能制成。静铁芯还须增加镶嵌短路环的工艺。工艺过程复杂,制造成本必然较高;
2、采用了短路环,必然增加了静铁芯的成本;
3、仍存在较大的损耗。其中,动铁芯、静铁芯产生的损耗(铁损)占交流接触器总损耗的6 5~75%,短路环损耗占交流接触器总损耗的2 5~30%(其余为励磁线圈损耗3~5%);
4、仍存在交流噪声。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过程可分为“吸合”、“保持”、“复位”三个阶段:
1、吸合:励磁线圈与AC电压接通,动、静铁芯吸合。在此阶段,为克服动铁芯的惯性和复位弹簧的弹力,励磁电源必须提供较大的功率(以下称此功率为“吸合功率”),动、静铁芯才能互相吸合;
2、保持:励磁线圈继续与AC电压接通,动、静铁芯继续保持吸合的状态。在此阶段,励磁电源只须提供较小的功率(以下称此功率为“保持功率”),动、静铁芯也能继续吸合。若在此阶段,励磁电源提供过大的保持功率,将造成电能浪费并导致交流接触器不应有的发热升温;
3、复位:励磁线圈断开AC电压,动、静铁芯“复位”分离。
传统的交流接触器由于吸合与保持阶段励磁线圈中均通以相同的AC电压,
因此存在以下的严重缺点:无谓的耗电:前已述,在吸合和保持阶段,传统的交流接触器的励磁线圈中均通以“相同的”AC电压,使保持功率过大,造成了无谓的电能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华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镇海华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7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立防护式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卧式双触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