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直流微网混合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7558.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6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薛慧杰;田启川;黄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2 | 分类号: | H02J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混合 电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直流微网混合电源,包括AC/DC变换器、第一DC/DC变换器和第二DC/DC变换器;AC/DC变换器与交流微网连接,用于将所述交流微网提供的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第一DC/DC变换器与AC/DC变换器连接,用于提供第一输出电压Uo1,并为第二DC/DC变换器提供第一控制电压Vcc1;第二DC/DC变换器与直流微网连接,用于提供第二输出电压Uo2,并为第一DC/DC变换器提供第二控制电压Vcc2;两个DC/DC变换器的正极性端相连,作为混合电源的输出正极性端,两个DC/DC变换器的负极性端相连,作为混合电源的输出负极性端。本发明提供的交直流微网混合电源,通过两个DC/DC变换器相互供电和控制环路的自动启动运行,实现了直流微网和交流微网间的无缝切换,并且降低了系统损耗,提高供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直流微网混合电源。
背景技术
传统交流配电系统面临线损高、电能质量扰动、电压跌落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满足电力用户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与交流配电网相比,直流供电能有效解决谐波、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且在改善供电质量方面优势明显,但是短时间内还无法完全替代交流配电网。因此,在交流配电网的基础上建设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是未来配电网的发展趋势。
现有技术中,交直流双路供电辅助电源在某一路电源故障时,可以通过机械开关或电力电子开关切换到另一路供电电源上。常用的通过电子开关切换供电源的方法为:用回路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当前供电电源是否出现故障,若检测到当前供电电源出现故障,则启动切换电路将,供电电源切换到另一供电电源上,从而保证不会出现断电的情况出现。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在主电路串联了晶闸管,从而增加了损耗、降低了效率,而且切换时间过长,不能满足交直流混合微网互联变流器辅助电源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直流微网混合电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合供电网的子网间切换时间长,系统损耗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交直流微网混合电源,包括:
AC/DC变换器、第一DC/DC变换器和第二DC/DC变换器;
所述AC/DC变换器的第一端与交流微网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将所述交流微网提供的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
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端与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第三端连接,用于提供第一输出电压Uo1,并为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提供第一控制电压Vcc1;
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第一端与直流微网连接,用于提供第二输出电压Uo2,并为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提供第二控制电压Vcc2;
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的正极性端和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正极性端相连,作为所述混合电源的输出正极性端,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的负极性端和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负极性端相连,作为所述混合电源的输出负极性端。
进一步地,所述AC/DC变换器包括整流桥电路、启动限流电阻和滤波电容电路;
所述交流微网提供的交流电依次经过所述整流桥电路、所述启动限流电阻和所述滤波电容电路后变换成直流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功率变换主电路、第一反馈调节电路和第一PWM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PWM控制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反馈调节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变换主电路的原边连接,所述第一反馈调节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PWM控制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变换主电路的副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75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