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算法中数据调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7187.0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8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郭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酷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0 | 分类号: | G06F8/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标律师事务所 11753 | 代理人: | 姚克枫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农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算法 数据 调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算法中数据调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顶级工程中,设定一全局管理模块GlobalControlCenter,在全局管理模块GlobalControlCenter中,注册若干控制代理,对外提供相应的控制接口,在子工程中,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控制接口,在主工程中,一一对应的为各个控制代理提供相应的接口的具体化实现。本发明,将需要调用的方法虚拟成类,封装为接口,在主工程中具体化接口的实现,使得各子工程无需再跨工程调用,提高了开发效率,便于更新和维护,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算法中数据调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软件,功能越来越丰富,调用逻辑越来越复杂,这导致在开发、维护软件时,需要消耗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且纠错越发繁琐。
为了便于软件开发及维护,现在常常采用子工程+主工程的方式编写算法,在这一模式下,在先的子工程往往需要调用在后的子工程和主工程(也有互相调用的情况,均可称为跨工程调用),常见的解决方案为:
通过在子工程中写入include语句,使其知晓需要调用哪些在后的子工程和主工程。这就带来了以下缺点和不足:
如果疏漏或错写include语句,在算法编译时将导致错误,影响开发效率;而且,这种方式不利于子工程的封装;
include语句多了以后,不利于排查问题及错误定位,影响算法调试及维护;
某一子工程根据功能需要更新或变化后,如果不能及时排查、更新需要调用该子工程的子工程或主工程,存在子工程或主工程崩溃的风险,影响开发效率,不利于用户的稳定使用,增加了运营和维护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算法中数据调用的方法,将需要调用的方法虚拟成类,封装为接口,在主工程中具体化接口的实现,使得各子工程无需再跨工程调用,提高了开发效率,便于更新和维护,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算法中数据调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顶级工程中,设定一全局管理模块GlobalControlCenter,
在全局管理模块GlobalControlCenter中,注册若干控制代理,对外提供相应的控制接口,
在子工程中,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控制接口,
在主工程中,一一对应的为各个控制代理提供相应的接口的具体化实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制代理根据算法功能划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制代理包括但不限于:
音乐控制代理,
搜索代理,
个人中心代理,
分享代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子工程中,需要某一算法功能支持时,则通过控制接口,调用全局管理模块GlobalControlCenter中的相应控制代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主工程中,通过Handler接收消息,处理对控制代理的调用,
Handler和控制代理至少为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Handler运行在主工程中,通过Message对象和全局管理模块GlobalControlCenter传递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顶级工程和主工程为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酷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酷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7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毛笔(如一)
- 下一篇:纺织面料(2017‑32)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