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红旱莲中提取槲皮素、异槲皮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6644.4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6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谢冬养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纽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1/30 | 分类号: | C07D311/30;C07D311/40;C07H17/07;C07H1/0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汤凌志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旱莲中 提取 槲皮素 异槲皮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的提取方法,具体涉及从红旱莲中提取槲皮素、异槲皮苷的方法。
背景技术
槲皮素(Quercetin),又名:栎精、槲皮黄素,分子式C15H10O7,分子量302.23,理化性质:黄色针状结晶,,溶于冰醋酸,碱性水溶液呈黄色,几乎不溶于水,乙醇溶液味很苦。槲皮素属黄酮类化合物,多以甙的形式存在,经酸水解可得到槲皮素。槲皮黄素可作为药品,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别名:槲皮素-3-O-葡萄糖苷、异槲皮素,罗布麻甲素。分子式:C21H20O12,分子量:464.38。黄色针状结晶(水),熔点225-227℃,几乎不溶于冷水,微溶于沸水,溶于碱溶液显深黄色。黄色结晶(乙醇),熔点206-208℃和232-236℃。淡黄色针晶,熔点220-222℃(分解)。结晶(热水),熔点230℃。动物实验具有降血压作用。毛细血管渗透性等试验表明具有抗炎作用。对棉蛉芽虫的幼虫有毒杀作用。具有降酶作用,为田基黄治疗肝炎的有效成分之一。
红旱莲,又名长柱金丝桃、湖南连翘、鸡心菜等,系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黄海棠(Hypericumascyron L.)的全草,具有凉血止血、平肝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可用于抗抑郁症、抗病毒、抗癌等。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红旱莲发挥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该类物质具有抗衰老、抗抑郁、降血压、降血脂等多重生理作用。
现有技术对黄酮的提取,主要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黄酮类物质,它的原理是超声的空化作用对细胞膜的破坏,有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释放与溶出,超声波使提取液不断震荡,促进溶质扩散,超声波产生的震荡作用还可促进细胞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及溶解,有利于提高提取物的提取率。同时超声波的热效应使水温基本在57℃,对原料有水浴作用。因此,超声波法相对于加热提取,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出率,原料的利用率。有大量文献报道了从葛根、水芹、苦荞麦、银杏叶等中提取黄酮类物质。
现有的萃取方法,在挥发油方面的应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传统植物挥发油或有效成分的萃取方法,但操作时间长、能耗高、选择性差、有机溶剂易残留等缺陷使得这两种传统方法的工业化、规模化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SFE技术以其无毒、残留量低、有效成分不易被破坏等优点备受称赞。但由于常用溶剂C02具有非极性和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特点,使得对某些物质的溶解度较低、选择性不高而使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实际操作中往往要通过添加夹带剂来提高萃取率,萃取结束后,必须设法除去挥发油中的夹带剂,这势必导致工艺的复杂及易挥发成分的损失及氧化;另外由于水不溶于C02,因而超临界C02萃取过程常需将原料预先干燥,额外增加了成本,也使芳香性化合物油有所损失。此外,从植物中提取挥发油时,由于超临界C02不仅对挥发油而且对低极性的化合物如角质层中的蜡质、脂肪酸、有色物质及树脂也有相似的溶解性,提取过程中这些物质也会被提取出来,虽然采用复杂的体系也可以得到较纯的挥发油,但操作繁琐且对设备的要求也更为苛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纽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纽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66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