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混凝土构支架修复和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5196.6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2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关德旋;黎汉;李志锦;李旭淳;谭颖超;谭家勇;肖健;王彦东;姚积坤;黄健洪;朱伟华;罗远强;陈慕霞;罗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恒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莹;刘瑜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混凝土 支架 修复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混凝土构支架修复和加固方法。先将变电站中所有的混凝土构支架分成为若干个相同的修复单元,然后对每个修复单元分别进行修复;每个修复单元的修复包括如下步骤:修复前先根据施工的顺序,选择停电的范围及顺序;然后搭建修补所需的施工平台;接着利用施工平台对混凝土构支架进行修复前期处理;再对混凝土构支架的表面涂底涂树脂和粘贴碳纤维布;必要时对T型横梁、爬梯和金件等进行加固。本发明采用灵活的停电方式,在确保人身安全及电网的可靠运行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变电站不停电或少停电,且本发明以碳纤维布作为修补材料,能够针对各种构支架不同部位破坏形态进行修复和加固,从而保障电网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结构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混凝土构支架修复和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电网中,变电站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节点之一,八九十年代投运的变电站很多是混凝土构支架结构的户外式变电站,由于混凝土自身结构特性及当年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等原因,经多年运行使用后,普遍出现构支架表层混凝土有不同程度的开裂和剥落,钢筋腐蚀外露,连接埋件锈蚀脱落。随着周边区域的发展,环境污染源的不断产生,构支架受到外界有害气体介质的污染侵蚀,自然雨水的渗透加速了构支架的腐蚀,构支架腐蚀表面有不断发展趋势,对变电站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已经产生严重影响。
如何提高变电站既有建筑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决变电站多年运行后的砖混结构墙体因温差和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开裂、混凝土结构在钢筋腐蚀下的锈胀开裂等问题,是目前需要引起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变电站施工环境复杂,构支架四周均有带电的线路及设备,小范围停电施工时需与其他带电设备及线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按照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构支架加固补强技术,构支架发生腐蚀后,用绳梯作为登高工具,采用水泥将腐蚀或开裂的部分进行修补,再用防腐油漆涂抹在构支架表层,用此方法进行变电混凝土构支架的补强修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较难做到全面的补强修复处理,维护周期也仅有两年。如构支架腐蚀较大,则需更换抗腐蚀性强的刚构支架,施工时对变电站进行大面积及长时间的停电,具有一定的电网安全隐患。面对大面积及长时间的停电施工,对于负荷较小的变电站而言,尚可接受;但对于负荷较大的中心站来说,则不具备大面积及长时间的停电的施工条件。
在变电站水泥构架加固、修复、补强中如是更换钢构架,可以对现有缺陷处理彻底,且更换后钢构架无需定期监测修复,抗腐蚀强、耐久性、寿命长;但是更换钢构架所涉及停电时间长、停电范围广,且旧混凝土构架拆除,容易对现有设备造成损坏,此外,涉及更换构架、导线等材料、施工费用较大。
因此,提供一种施工简便,方法可靠,且能保障电网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变电站混凝土构支架修复和加固方法,尽量做到变电站不停电或少停电情况下,对变电站混凝土构支架进行加固补强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变电站混凝土构支架修复和加固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实现尽量小范围停电的安全施工,且修复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恒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威恒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5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铲墙皮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软轴用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