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生剥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5029.1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4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云升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5/01 | 分类号: | A23N5/01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40152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 剥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生剥壳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驱动装置、剥壳装置以及物料分离装置,物料分离装置用于分离花生粒和花生壳;剥壳装置包括承料台、位于承料台上方的撞头和与撞头固定连接的撞杆;驱动装置包括扇齿轮,剥壳装置还包括皮带传送装置,扇齿轮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扇齿轮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扇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右侧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该横杆与撞杆顶部固定连接;扇齿轮下侧设有与扇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皮带传送装置的主动轮同轴连接。其速度快、效率高,解决了现有剥壳机因撞击次数过多导致的花生出现碎粒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花生剥壳机。
背景技术
我国花生的单产、总产和出口量均居同期世界主要花生生产国之首,在花生生产过程中,耕整地、灌溉和植保等作业环节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而播种、铺膜、收获、摘果和脱壳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品种少、性能和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传统的花生脱壳采用人工手剥的方式,费时费力,其剥壳的效率受人为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能力的影响较大,通过人工手剥的方式不利于促进花生行业的生产加工,有必要采用机械自动的方式对此加工环节进行改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专利CN104997135A公开了一种花生剥壳机,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动力机构和剥壳机构,动力机构包括驱动轮,与驱动轮连接的凸轮,剥壳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机架上的撞杆和花生盒,撞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可在花生盒内上下运动的撞头,撞杆的动力端与凸轮连接,所述花生盒的底部为网状结构。通过驱动轮带动凸轮转动,通过凸轮挤压撞杆,再配合撞杆的重力,让撞头对花生盒内的花生进行撞击,达到剥壳的目的
上述专利方案虽然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剥壳而言,速度快、效率高;但是随着凸轮的连续转动,在重力的配合下,撞杆以及撞头反复重复上下移动的动作,从而连续对花生盒内的花生进行撞击,达到脱壳目的的同时大部分花生粒也会被这连续不断的撞击压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花生剥壳机,以解决现有剥壳机在撞击过程中因撞击次数过多导致的花生出现碎粒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花生剥壳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驱动装置、剥壳装置以及物料分离装置,物料分离装置用于分离花生粒和花生壳;剥壳装置包括承料台、位于承料台上方的撞头和与撞头固定连接的撞杆;驱动装置包括扇齿轮,剥壳装置还包括皮带传送装置,扇齿轮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扇齿轮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扇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右侧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该横杆与撞杆顶部固定连接;扇齿轮下侧设有与扇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皮带传送装置的主动轮同轴连接。
采用本技术方案,开启扇齿轮使之顺时针旋转,首先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主动轮啮合带动皮带传输装置把花生运送到承料台上,扇齿轮再与第一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齿轮逆时针旋转,继而带动第二齿条向下运动,从而使横杆以及与横杆固定连接的撞杆向下移动,从而使撞头向下撞击承料台上的花生,随即横杆回归原位,扇齿轮继续转动与第一齿条啮合,带动第一齿条向下运动,使撞头再次撞击承料台上的花生,使花生进行脱壳。通过扇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传动,使与第二齿轮连接的主动轮工作,运输皮带上的花生到承料台上,扇齿轮每与第二齿轮啮合时,皮带就开始传送一次花生,当第二齿轮没与扇齿轮啮合时,皮带停止传输花生,等待下一次啮合在进行传送;这样能保证每次处于承料台上的花生都能受到撞头的两次撞击。
有益效果:通过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的相继下移,和皮带传送装置的间歇运动进行传送花生,保证每次运输的花生受到撞头连续两次撞击,达到了花生壳破碎而花生粒完整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云升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云升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50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