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流动性地下水的自动监测分析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4900.6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7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龚绪龙;卢毅;蔡田露;鄂建;袁桂华;李进;刘明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F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吴树山 |
地址: | 210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流动性 地下水 自动 监测 分析 装置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调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流动性地下水的自动监测分析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为调查地下水体被污染的状况,目前主要采用监测井实施监测。监测井是指用钻孔法完成的监测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变化情况等的专用井,在井中放置监测仪器,并定时采取水样进行分析测试。2015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4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明确指出,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103个地下水监测站点,控制范围将扩大到350万平方千米。因此,开发对地下水进行长期监测分析的装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专利201510401745.3提出了一种组合式地下水监测装置,虽然能够实现多层含水层和同一含水层的不同深度地下水监测和取样,但不能保持监测井水体动态循环,水质变化测试将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受到一定的影响,且不能及时生成水质报告。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已成为当今地质调查技术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用于流动性地下水的自动监测分析装置及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利用太阳能电源自行维持系统运行,不仅实时监测地下水水质,自动生成水质报告,而且能远程控制和传输数据,切实解决在野外开展地质调查工作费时费力的难题。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流动性地下水的自动监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支撑柱、泵送单元、控制通讯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泵送单元包括潜水泵、管道、流量计、保护盖、探杆和水质监测传感器;所述控制通讯单元包括数据控制模块、数据远程传输模块和水流量传感器;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逆变控制器和蓄电池;其中:所述控制箱设有两层隔板而被均分为三层结构,所述控制箱设有带安全密码锁的密保安全装置,所述水流量传感器设在流量计内,所述保护盖设置在监测井井口;所述泵送单元设置在所述流动性地下水的监测井的下部,所述控制箱、支撑柱、控制通讯单元和供电单元设置在所述流动性地下水的监测井的上部。
本发明提出的的一种用于流动性地下水的自动监测分析装置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控制箱上设有避雷针。
本发明的实现原理:在监测井上建立自动泵送取样单元,业主平台远程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状态并获取水质监测报告;整个装置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为野外工作提供了持续电源;数据控制单元通过流量传感器向流量计发送指令并接收流量数据和实时水质数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一是本发明能够稳定地从指定深度抽取水样至地面。
二是本发明能够促使监测井内地下水体进行循环,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三是本发明能够对抽取水量进行监测与反馈控制。
四是本发明能实时监测动态地下水水质和生成水质状况报告。
五是本发明采用了数据输出端口和远程数据传输模块,能够将抽取状态切换信息和水质状况报告发送至指定平台。
六是本发明采用了太阳能电池和逆变控制器,能够连续供电,解决了现场无电源的难题。
七是本发明设备外设防雷措施,预防在野外空旷场地发生意外。
八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流动性地下水的自动监测分析装置广泛适用于在野外开展地质调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流动性地下水的自动监测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流动性地下水的自动监测分析装置的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流动性地下水的自动监测分析装置的运行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图1-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流动性地下水的自动监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1、支撑柱17、泵送单元、控制通讯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泵送单元包括潜水泵5、管道6、流量计8、保护盖7、探杆15和水质监测传感器16;所述控制通讯单元包括数据控制模块9、数据远程传输模块10和水流量传感器11;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2、逆变控制器13和蓄电池14;其中:所述控制箱1设有两层隔板2而被均分为三层结构,所述控制箱1设有带安全密码锁的密保安全装置,所述控制箱1上设有避雷针3,所述水流量传感器11设在流量计8内,所述保护盖7设置在监测井4井口;所述泵送单元设置在所述流动性地下水的监测井4的下部,所述控制箱1、支撑柱17、控制通讯单元和供电单元设置在所述流动性地下水的监测井4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未经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49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