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振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4002.0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6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西田秀之;天野浩之;高桥裕哉;堀田修平;中村大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5/14 | 分类号: | F16F15/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振减振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动体相对于旋转体的组装容易且制造性或组装性优异的扭振减振装置。可供滚动体(3)的大径部(9)插入的插通孔(10)以与滚动室(6)连接的状态形成于旋转体(2),插通孔(10)与滚动室(6)连接的部分的宽度为轴部(8)的外径以上,保持器(4)具有限制滚动体(3)移动到从插通孔(10)脱离的位置的限制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惯性质量体(滚动体)的往复运动或单摆运动来减小扭振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种装置。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具备承受扭振的圆板状的旋转体,在旋转体形成有沿该旋转体的圆周方向延伸的滚动室,在该滚动室内配置有滚动体。该滚动体构成为在比旋转体的板厚长的支承轴(也记为轴部)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部设置外径比该支承轴的外径大的圆板部(也记为大径部),其截面形状为“H”形。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当旋转体受到转矩而旋转时,利用离心力使滚动体压靠于滚动室的滚动面。并且,在产生转矩变动的情况下,通过使该滚动体沿着滚动面在圆周方向上往复移动来减小振动。在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旋转体由多个分割体构成。这些分割体是以分割面横穿滚动室的方式分割旋转体而成的结构,因此,滚动室在各分割体的分割面开口。即,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通过组合两个分割体来形成滚动室。因此,在将构成为截面H形的滚动体插入到形成于分割体的滚动室的一部分的状态下,通过将其它分割体与所述分割体连结,能够将截面H形的滚动体收容在滚动室中。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9031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即使滚动室的开口宽度(在滚动室的曲率半径方向上测量到的尺寸)比滚动体的大径部的直径小,通过将轴部从分割体的分割面处的开口端插入到互相组装前的任意一个的分割体的滚动室中,之后,将各分割体彼此组装,从而也能够将滚动体收容在由这些分割体彼此构成的旋转体的滚动室的内部。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由于旋转体由多个分割体构成,所以零件件数增多,另外,由于需要对该分割体彼此进行组装的作业,所以会导致用于制造扭振减振装置的工时增大。另外,像这样,以旋转体由分割体构成这一情形为主要原因,有可能会导致旋转体的强度降低或组装精度降低。当分割体的组装精度降低时,例如会导致滚动体的往复运动(单摆运动)的轨迹不会成为在设计上预想的那样的轨迹,或者设置有多个的滚动体中的每一个的往复运动(振子运动)的轨迹不同等,减振性能有可能不会成为在设计上预想的性能。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技术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导致制造成本增大、精度降低等地将滚动体容易地组装于旋转体的扭振减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扭振减振装置,所述扭振减振装置具备:圆板状的旋转体;多个滚动室,所述多个滚动室在圆周方向上排列地形成于所述旋转体,且在圆周方向上长;多个滚动体,所述多个滚动体具有轴部以及大径部,且在将所述轴部插入于所述滚动室的状态下保持于所述旋转体,所述轴部的直径比所述滚动室的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测量到的长度、即开口宽度小,所述大径部形成于所述轴部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部,且直径比所述滚动室的所述开口宽度大;以及连结构件,所述连结构件将多个所述滚动体连结为在所述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上维持预定的间隔,且伴随着所述滚动体在所述滚动室内的移动而相对于所述旋转体相对旋转,所述扭振减振装置构成为:由于作用于所述旋转体的转矩变动,所述滚动体在所述滚动室的内部沿着所述滚动室进行往复移动,利用所述滚动体的往复移动,减小所述转矩的变动,所述扭振减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可供所述滚动体的所述大径部插入的插通孔以与所述滚动室连接的状态形成于所述旋转体,所述插通孔与所述滚动室连接的部分的宽度为所述轴部的外径以上,所述连结构件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限制所述滚动体移动到从所述插通孔脱离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4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