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自动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3685.8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3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倪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杨慧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耦合 控制 自动 分析 方法 | ||
1.一种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程序步骤:
步骤1、分析软件源代码,获取潜在耦合因子,并记录潜在耦合因子;其中,潜在耦合因子为MPC路径上的结点,MPC路径为按照更改路径覆盖策略对应的路径,更改路径覆盖策略为只考虑影响耦合的路径,不考虑不影响耦合的路径;
步骤2、分析软件源代码,确定程序的调用关系,沿着程序调用关系,识别MPC路径并形成MPC路径集合;
步骤3、识别各MPC路径上的潜在耦合因子是否为“耦合对”;
步骤4、在软件源代码中出现“耦合对”的地方插装标记语句;
步骤5、在已插装了标记语句的程序上,执行基于需求的测试程序,分析所插装的标记语句的执行结果,生成耦合覆盖分析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含以下程序步骤:
步骤1.1、对软件源代码进行识别;
步骤1.2、对识别出的全局变量,若全局变量为简单变量,则将简单变量作为潜在耦合因子记录在潜在耦合因子表中;若全局变量为组合变量,则将组合变量的每一元素作为单独的潜在耦合因子记录在潜在耦合因子表中;
步骤1.3、对识别出的函数定义,则分别将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作为单独的潜在耦合因子记录在潜在耦合因子表中;
步骤1.4、对识别出的局部变量,若该局部变量或该局部变量的变形为函数调用的实参,则将该局部变量作为潜在耦合因子记录在潜在耦合因子表中;
步骤1.5、对识别出的数据文件或数据库,将数据文件或数据库的每一个元素作为一个单独的潜在耦合因子记录在潜在耦合因子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潜在耦合因子表采用XML格式文件作为表现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潜在耦合因子的属性包括所在文件名称、所处位置、潜在耦合因子名称、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含以下程序步骤:
步骤2.1、分析软件源代码,形成软件的调用关系树;
步骤2.2、分析软件源代码,将模块中的潜在耦合因子作为路径结点形成MPC路径矩阵;
步骤2.3、从调用关系树的树根开始,按照深度优先策略,遍历模块的MPC路径矩阵,形成自起点至终点的程序运行的完整路径,并记录完整路径;
步骤2.4、重复步骤2.3,直到所有模块的MPC路径都遍历一遍,形成软件的MPC路径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结点的属性包括程序文件名称和结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含以下程序步骤:
步骤3.1、沿某一MPC路径遍历程序;
步骤3.2、如果是对某潜在耦合因子进行赋值操作,则先记录该赋值操作及该潜在耦合因子的有关属性;
步骤3.3、如果是对某潜在耦合因子进行使用操作,则向前检索是否有对该潜在耦合因子的赋值操作,如果有,则记录该“耦合对”为“数据耦合对”;
步骤3.4、如果是将某潜在耦合因子用于程序执行路径控制,则向前检索是否有对该潜在耦合因子的赋值操作,如果有,则记录该“耦合对”为“控制耦合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对”的属性包括潜在耦合因子名称、耦合类型及耦合发生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36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服务机器人全自动故障分析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机控制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