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墒情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2115.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1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韩站伟;杨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矽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董云;杨昕昕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智能 农业 墒情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墒情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基于地理位置定位,对各个地块的农作物的种植的环境信息、土壤信息、虫害信息等进行准确采集,采集到的信息被发送至智能分析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经过计算、分析得出农业墒情信息,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农情监测,实现农业生产环节精准监测和智能化管理,让管理者及时掌握异常情况,尤有利于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经济损失。并可以为农业、环保等政府部门制定农业、环保政策提供可靠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情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墒情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受到周边环境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严重,并且这些因素最终会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和价格,对生产过程的环境质量监控尤其重要。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农产品的监测还是停留在小规模种植,且种植者对各自的种植物的监测还不能做到高精度,因此政府很难对辖区内的所有种植物的种植环节进行监测、统筹,现代化的智能农业进程在我国依然进展缓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墒情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大规模作物种植的生产环节的准确监测,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并为管理者决策时提供数据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墒情监测系统,包括:
现场检测终端,其包括MCU主控模块、与MCU主控模块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以及GPS模块,还包括和电源模块,其带有外部传感器的接口;
温度传感器,与现场检测终端连接,用于采集温度数据;
湿度传感器,与现场检测终端连接,用于采集湿度数据;
光照度传感器,与现场检测终端连接,用于采集光照度数据;
二氧化碳传感器,与现场检测终端连接,用于采集二氧化碳浓度数据;
墒情监测大数据平台,用于接收现场检测终端上传的检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农情信息;
接收终端,与墒情监测大数据平台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并显示农情信息。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与现场检测终端连接的酒精传感器,所述酒精传感器设置与农作物根部的土壤中。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虫害检测终端,所述虫害检测终端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捕蛾灯,所述捕蛾灯下方设置有盛水容器,所述盛水容器内设置有放电电极和微振动传感器,所述微振动传感器连接现场检测终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虫害检测终端还包括与支架固定并位于捕蛾灯上方的遮雨板。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监测主机,所述数据采集终端与现场检测终端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各个现场检测终端采集到的检测数据;
所述监测主机与数据采集终端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检测数据并对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和土壤温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空气湿度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物联卡通信模块、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源模块为UPS电源,其还包括与UPS电源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报警终端,所述报警终端与所述监测主机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矽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矽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2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分析样品制备的仪器
- 下一篇:一种野生连翘茶芯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