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粘性耐磨纺织浆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1775.3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9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龙启建;林茂兰;张淑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尚泽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11 | 分类号: | D06M15/11;D06M11/76;D06M15/17;C08B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马骁 |
地址: | 213102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性 耐磨 纺织 浆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浆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粘性耐磨纺织浆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古至今纺织行业传承已久,浆料也已有很久的历史。从开始的淀粉浆料到现在的合成浆料,纺织浆料在不断的发展。如今纺织行业的浆料主要有三类:变性淀粉、聚乙烯醇(PVA)和丙烯酸类三种浆料。
纵观现有的经纱上浆材料,淀粉是最为重要的品种,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消耗量约占浆料总用量的70%,一直作为纺织工业中的主浆料来使用。但是淀粉浆料对织物的粘结强度不够、不耐磨、糊化性能差,需要加入大量的辅助助剂,淀粉大分子的主链是由α-葡萄糖剩基通过甙键连接而成。从结构方面分析,由于淀粉与合成纤维(如涤纶纤维)的结构截然不同,因此,淀粉对合成纤维的粘附性能很差;淀粉与纤维素纤维有着相似的化学结构,理应对纤维素纤维有着较好的粘附性,然而,由于淀粉大分子本身刚性环状结构的缺陷,其对纤维素纤维的粘附性能也不是很好,仅能满足一些要求较低的经纱上浆的工艺要求。此外,由α-葡萄糖剩基所形成的刚性环状结构导致淀粉分子链的柔顺性较差,玻璃化温度较高,刚性很强,成膜性较差,其所形成的浆膜呈现出“硬而脆”的特点。因而,将天然淀粉直接应用于纺织上浆领域不能很好地满足经纱上浆的工艺要求,特别是对合成纤维上浆的要求。
因此,发明一种对织物纤维粘结性强,耐磨性好,韧性佳的新型纺织浆料对纺织技术领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常见的淀粉浆料对织物纤维的粘附性较差,且浆膜的耐磨性差、韧性差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高粘性耐磨纺织浆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粘性耐磨纺织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称取20~35g硝酸镁、22~25g硝酸铝、13~16g硝酸锂溶于300~400mL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和氢氧化钠以及碳酸钠混合后得到预制液;
(2)将预制液装入高压水热釜中,再向高压水热釜中加入硫氰化钾和腐植酸,搅拌后密闭高压水热釜,在1.0~1.5MPa下加热升温至170~180℃,水热反应25~30h,过滤分离得到沉淀,依次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冲洗,自然晾干,得到纳米水滑石;
(3)称取玉米放入石臼中,用石杵研磨粉碎得到玉米粉,将玉米粉和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液pH至8.0~9.0,加热升温至80~90℃,保温碱化处理20~30min;
(4)待上述碱化处理结束后,得到反应液,再向反应液中加入一氯乙酸粉末,加热升温至90~100℃,保温醚化反应3~5h,醚化结束后降低温度至50~55℃,再加入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继续反应40~50min,用盐酸中和,得到羧甲基醚化玉米粉浆;
(5)将上述纳米水滑石和羧甲基醚化玉米淀粉浆混合后装入发酵罐中,再向发酵罐中加入柠檬酸和桃胶,密封罐口,放入温室中发酵5~7天,取出发酵产物高温灭菌,即得高粘性耐磨纺织浆料。
步骤(1)中所述的混合溶液和氢氧化钠以及碳酸钠的质量比为20:2:1。
步骤(2)中所述的硫氰化钾的加入量为预制液质量的1%,腐植酸的加入量为预制液质量的10%。
步骤(3)中所述的玉米粉和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10。
步骤(4)中所述的一氯乙酸粉末的加入量为反应液质量的5~8%,双氧水的加入量为反应液质量的50%。
步骤(5)中所述的纳米水滑石和羧甲基醚化玉米淀粉浆的质量比为1:10,柠檬酸的加入量为纳米水滑石质量的10%,柠檬酸的加入量为纳米水滑石质量的10%,桃胶的加入量为水滑石质量的2~3倍,温室的温度为25~35℃、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高温灭菌的温度为120~130℃,高温灭菌的时间为15~2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尚泽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尚泽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17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