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液混合热循环反应釜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1668.0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4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创复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6 | 代理人: | 刘备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京滨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循环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釜,具体是一种固液混合热循环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其中,化学反应的快慢大都取决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利用搅拌装置促进化学反应的速度是主要手段,还有许多反应釜设置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反应速度。
普通反应釜加热时热量容易散失,热利用率不高,浪费能源;而且一些物料反应后形成的反应物具有一定的粘连性,出料很不方便,导致反应物制备效率降低,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液混合热循环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液混合热循环反应釜,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保温箱,保温箱内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顶部右侧连接有加料管,加料管顶端穿过保温箱顶部,所述加料管顶端还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反应釜右下角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出料端穿过保温箱,所述出料管出料端还设置有阀门;所述反应釜内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电热盘,所述凹槽顶部还设置有与反应釜内底部平齐的导热板;所述保温箱顶部还通过第三带座轴承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穿过反应釜顶部且与反应釜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位于反应釜内,所述第二转轴顶端还安装有从动锥齿轮;所述底座顶部还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前端面右上侧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滑轨,滑轨左侧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固定板前端面还固定设置有支座,支座上安装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右端电机轴安装有圆盘,所述圆盘右端面顶部固定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顶端与齿条底端铰接;所述固定板前端面和保温箱顶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带座轴承和第二带座轴承,第一带座轴承和第二带座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右端安装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安装有齿轮,齿轮位于齿条前侧且与齿条啮合;所述底座顶部左侧还设置有液体箱,所述底座顶部还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加压缸,加压缸左下角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连接至液体箱内底部,所述进液管上还安装有三通阀,三通阀底部端口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右端穿过保温箱侧壁连接至保温箱与反应釜之间,所述加压缸右下角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连接至反应釜内底部,所述进料管上还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加压缸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顶部活塞杆穿过加压缸顶部且与加压缸顶部滑动连接,所述销轴还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底端与活塞杆顶端铰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箱顶部右侧设置有通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釜顶部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处设置有旋转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叶片交错设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通阀为二进一出三通阀,三通阀左端口和下端口为进口,三通阀右端口为出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向阀左端口为进口,单向阀右端口为出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压缸顶部还设置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加压缸内的活塞上下运动进行液体添加,活塞每次上下运动输送的液体量相对固定,通过计算活塞杆上下移动次数即可确定添加液体体积,对于量较大的固液反应,无需使用特殊的量具进行液体定量,只需对固体颗粒进行定量即可,操作起来更方便;通过圆盘转动使得齿条上下移动,带动齿轮正反转,使得搅拌叶片正反转动,对固体颗粒和液体进行搅拌混合,进行固液反应,搅拌叶片正反转使得固液混合更均匀、反应更迅速;通过在反应釜底部设置电热板加热,进一步提高反应速度;通过在反应釜外层设置保温箱对反应釜进行保温,反应釜工作过程中热量向外散发,对保温箱与反应釜之间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在进液管上设置三通阀,三通阀下端口连接进风管,进风管连接至保温箱与反应釜之间,液体添加完成后,改变三通阀连通方向即可通过加压缸将保温箱与反应釜之间的热空气送入反应釜内进行热循环利用,提高热利用率,节约能源;反应完成后将密封盖拧紧即可将反应釜密封,此时通入的空气将对反应釜内部进行加压,使得反应后的物料通过出料管自动出料,改善了一些反应釜反应后物料粘连性较强难以出料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固液混合热循环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液混合热循环反应釜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创复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科创复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1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