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显微镜的物镜转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0773.2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8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汪凌峰;王茂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陵县石斛产业协会 |
主分类号: | G02B21/24 | 分类号: | G02B21/24;G02B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显微镜 物镜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微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显微镜的物镜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父子所首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波长的1/2,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毫米,其中对显微镜研制,微生物学有巨大贡献的人为列文虎克、荷兰籍。
在数字网络显微互动教室进行数字网络显微互动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虽然可以实现电脑屏幕互访,教师也可通过连接主机的CCD相机查看每台显微镜显示的图像,但是,由于现有的现有显微镜的物镜转换器需要由实验者手动拨动旋转,这就使得教师无法对显微镜的物镜转换器进行远程自动旋转控制。这就导致教师无法自行切换显微镜上不同倍率的物镜,因而影响了数字网络显微互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上课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显微镜的物镜转换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显微镜的物镜转换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远离支撑装置的侧壁上连接有目镜,所述支撑装置的侧壁上安装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上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载物台的一端安装有物镜转换框,所述支撑块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支撑块的一端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侧壁上设置有三组连接杆,且三组连接杆呈圆周阵列,所述连接杆远离圆盘的一端均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物镜转换框为圆形结构,且物镜转换框上设有六组固定槽,且六组固定槽呈圆周阵列,所述固定块与固定槽大小相匹配,且固定块安装在固定槽内,两组相邻的固定槽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固定杆,且两组所述固定杆之间均连接有物镜。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镜臂和镜座,且镜座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有光源。
优选的,所述载物台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有集光器,且激光器位于光源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为电动转轴,且电动转轴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的转动轴、装设在该转动轴上部的转动盘、设置在转动盘上的筒体,筒体内装设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与装设在转动轴上部的转动盘传动及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物镜的数量为6个,且每个物镜的倍数均不同。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为圆形结构,且固定块与固定槽大小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不需要实验桌手动拨动旋转来转换显微镜的物镜,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第二转轴的转动,从而实现对物镜转换的远程操作控制,大幅提高数字网络显微互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上课效率,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于显微镜的物镜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于显微镜的物镜转换装置的物镜转换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装置、2支撑块、3目镜、4载物台、5第一转轴、6物镜转换框、7第二转轴、8圆盘、9连接杆、10固定块、11固定槽、12固定杆、13物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陵县石斛产业协会,未经南陵县石斛产业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0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