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溶剂再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0525.8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1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林辉荣;阳杨;朱庆毅;李鑫;高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08 | 分类号: | B01D3/08;B01D21/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典彪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剂 再循环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溶剂回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废溶剂再循环装置,包括原料送入单元、蒸馏单元和冷凝单元,蒸馏单元包括基座、转筒、螺旋筒和差速器,转筒和螺旋筒的侧壁均设有夹层;螺旋筒转动连接在转筒内,转筒一端的夹层与螺旋筒的夹层连通,转筒转动连接在基座上;转筒的一端设置为锥形,另一端设置为圆柱形;螺旋筒的外壁设有螺旋叶片;螺旋筒的一端连接有进料管,螺旋筒内滑动连接有刮片,刮片上设有压力阀,螺旋筒与刮片之间连接有弹簧;螺旋筒上设有排出口,转筒的一端设有固体输出管,转筒的另一端设有气液输出管。采用本装置对废溶剂进行回收,在蒸馏处理时能够避免胶状体的物料粘附在蒸馏单元的内壁,避免影响蒸馏操作的正常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溶剂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溶剂再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溶剂,直接排放这些废弃溶剂会污染环境,所以排放前通常都要对这些废弃溶剂进行处理。废弃溶剂中有些溶剂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回收的溶剂能够重新用于工业生产中,节省资源的同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目前常规处理方法是用常压蒸馏装置回收溶剂,但是有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溶剂不但包含溶液,还含有树脂、固体颗粒等,随着蒸馏时固体浓度的增大,粘度增高,继续蒸馏就会变成胶状物,导致装置不能运转,从装置排出残余物也十分困难,采用常规方法和装置处理这些废弃溶剂不能完全回收,蒸馏残余物只好作为废油进行焚烧处理,在焚烧处理的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烟尘等,既浪费了石油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溶剂再循环装置,在蒸馏处理时能够避免胶状体的物料粘附在蒸馏单元的内壁,避免影响蒸馏操作的正常进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废溶剂再循环装置,包括原料送入单元、蒸馏单元和对回收溶剂进行冷却的冷凝单元;蒸馏单元包括基座、转筒、螺旋筒以及驱使转筒和螺旋筒差速同向转动的差速器,转筒和螺旋筒的侧壁均设有内部充满加热油的夹层,夹层内设有加热器;螺旋筒转动连接在转筒内且一端穿出转筒,转筒一端的夹层与螺旋筒的夹层连通,转筒转动连接在基座上;转筒的一端设置为锥形,另一端设置为圆柱形;螺旋筒的外壁设有与转筒内壁贴合的螺旋叶片;螺旋筒的一端连接有进料管,螺旋筒内滑动连接有与螺旋筒内壁贴合的刮片,刮片上设有压力阀,螺旋筒与刮片之间连接有弹簧;螺旋筒上设有与转筒连通的排出口,转筒为锥形的一端设有固体输出管,转筒的另一端设有气液输出管;基座上分别设有供固体输出管和气液输出管排出物料的环形槽,基座的下部开有与环形槽连通的出料通道。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溶剂时,启动加热器,加热器加热夹层中的加热油,使加热油达到固定的温度。驱使差速器进行转动,差速器带动转筒和螺旋筒差速同向高速转动。将废溶剂输送至进料管处,废溶剂沿着进料管进入螺旋筒,在加热油的热传递作用下,废溶剂中的待回收的有机溶剂被加热,有机溶剂会转化为蒸气。在送入废溶剂的过程中,废溶剂会与刮片接触,刮片阻挡了废溶剂的前进通道,随着废溶剂加入量的不断增加,废溶剂挤压刮片,刮片对弹簧施加作用力,弹簧被压缩,刮片沿着螺旋筒的内壁向内滑动,在刮片滑动的过程中将粘附在螺旋筒内壁的固体、胶状体刮落。当达到弹簧的压缩极限时,刮片不再滑动,此时由于废溶剂的作用,螺旋筒内的压强增大,当压强达到压力阀的预设值时,压力阀打开,废溶剂通过压力阀,由于螺旋筒高速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废溶剂能够通过排出口进入转筒内。废溶剂加速进入转鼓,在离心力场作用下,较重的固相物沉积在转筒壁上形成沉渣层。螺旋叶片将沉积的固相物连续不断地推至转筒的锥形端,经固体输出管排出蒸馏单元外;较轻的气液相物则形成内层液环,由转筒大端的气液输出管排出蒸馏单元。然后冷凝单元对排出的有机溶剂蒸气进行冷凝,使有机溶剂转化为液体,便于回收利用。当停止蒸馏时,不再往进料管输送废溶剂,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刮片恢复原位。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05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蒸发器
- 下一篇:一种气提式再沸器及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