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既有建筑群下加建多层地下空间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0114.9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5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2D29/055;E02D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建筑群 下加建 多层 地下 空间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既有建筑群下加建多层地下空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第一阶段:对既有建筑物进行检测和加固;
第二阶段:基坑支护、托换桩和抗拔桩施工,托换桩桩顶标高至地下室顶板,抗拔桩桩顶标高至地下室底板;
第三阶段:承台梁和夹墙梁施工,并凿除墙底基础部分,通过夹墙梁将房子的荷载通过墙底与夹墙梁的接触面的剪力传到夹墙梁上,再传到两侧承台梁上,最终传到各托换桩上,形成梁—柱框架结构受力体系;
第四阶段:地下室顶板施工,将地下室顶板和基坑支护浇筑到一起,顶板既作为结构板也作为基坑的水平支撑,并且将地下室顶板与承台梁与夹墙梁浇筑在一起形成整体;
第五阶段:盖挖逆作法逐层施工地下室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群下加建多层地下空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通过对既有建筑物进行检测和加固的基础上,对既有建筑的质量可靠性进行论证并对旧结构的承载力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原建筑进行加固,使其结构强度能够达到后续施工的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群下加建多层地下空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段的托换桩和抗拔桩施工,托换桩和抗拔桩均为钻孔灌注桩,所述托换桩同时作为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立柱和正常使用阶段的永久工程桩,抗拔桩及在地下室底板施工的锚杆静压桩承担抗拔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群下加建多层地下空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段的基坑支护采用咬合桩的形式,方便在即有建筑群下部扩建多个基坑时,通过凿除咬合桩将多个基坑连成整体,从而将多个地下室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群下加建多层地下空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阶段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托换桩桩顶设置承台梁,通过承台梁将各个托换桩桩连成整体,随后破除室内地坪,进行夹墙梁施工,并与承台梁形成一体,最后凿除墙下大放脚砖基础,这时房子的荷载通过墙底与夹墙梁的接触面的剪力传到夹墙梁上,再传到两侧承台梁上,最终传到各托换桩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群下加建多层地下空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阶段中,地下室顶板与上部承台梁和夹墙梁之间的空隙,采用免振捣混凝土填密实,使其形成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群下加建多层地下空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阶段中,在抗拔桩桩顶施工承台梁,将抗拔桩连成一体,并施工地下室底板,然后向上逐层施工地下室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01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