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上饲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9554.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0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田维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务川自治县石磨岩种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5/02 | 分类号: | A01K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43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饲料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牲畜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种牛的养殖,公开了一种自动上饲料装置,包括饲料槽、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传动轴,第二转轴位于饲料槽内,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竖直布置;饲料槽的底部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饲料槽上,所述饲料槽内还设有水平布置的隔板,隔板将饲料槽分隔为位于上方的喂料区和位于下方的储料区,隔板上设有通孔,第二转轴位于通孔内,第二转轴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第二转轴还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饲料装置,解决饲料在堆放过程中发生霉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牲畜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种牛的养殖。
背景技术
种牛是用来给奶牛配种的公牛,种牛的主要任务就是配种,保证每头母奶牛都在哺乳期。对于种牛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只保留少数体质最优秀的作为种牛。
在种牛饲养过程中,要避免饲草饲料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尤其是饲草饲料在储存、加工过程中发生霉变而产生的黄曲霉素类的生物毒性物质。
霉变的发生是由于饲草饲料中含有淀粉、蛋白质以及水份,堆积一段时间后内部产生暖和而潮湿的环境,而霉菌和虫卵在暖和而潮湿的环境下会大量繁殖,还会吸收饲草饲料中的水分进而分解和食用饲草饲料中的养分,导致饲草饲料霉变。
饲草饲料霉变而产生黄曲霉素类的生物毒性物质会极大地对种牛的生产性能产生影响,使母牛不容易受胎,影响胚胎的发育和胎儿的成活等。因此,种牛饲养过程中必须防止饲草饲料产生变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饲料装置,解决饲料在堆放过程中发生霉变的问题。
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自动上饲料装置,包括饲料槽、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传动轴,第二转轴位于饲料槽内,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竖直布置;饲料槽的底部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饲料槽上,所述饲料槽内还设有水平布置的隔板,隔板将饲料槽分隔为位于上方的喂料区和位于下方的储料区,隔板上设有通孔,第二转轴位于通孔内,第二转轴的上端位于喂料区,第二转轴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第二转轴还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自动上饲料装置还包括有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均固定连接在地面上,第一底座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底座上,第一转轴沿周向均匀地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直布置的门板,第一转轴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传动轴水平布置且转动连接在第二底座上,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自动上饲料装置还包括栅栏,所述栅栏围合形成有的拐角的U形通道,U形通道的两端分别为入口和尽头,第一转轴位于U形通道的拐角,饲料槽位于U形通道的尽头。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为:位于饲料槽内的第二转轴转动时,带动螺旋叶片旋转,储料区中位于螺旋叶片附近的饲料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被向上推动,其中一部分通过通孔被送往喂料区,另一部分掉落回储料区。因此,本方案中的螺旋叶片能将位于储料区底部的饲料向上、向外翻动,避免饲料静置一段时间后产生暖和而潮湿的环境,从而避免饲料发生霉变。
第一转轴位于U形通道的拐角,饲料槽位于U形通道的尽头。第一转轴沿周向均匀地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门板。种牛从U形通道的入口进入,想靠近位于U形通道的尽头的饲料槽必须经过拐角,种牛通过拐角时,身体会推动门板转动,使第一转轴发生转动,第一转轴将运动通过传动轴传递给第二转轴,使第二转轴带动螺旋叶片旋转,从而实现上述螺旋叶片将储料区内的饲料向上送往喂料区,同时将位于储料区底部的饲料向上、向外翻动的过程。
另一方面,螺旋叶片反向旋转时,饲料被推往储料区底部,饲料会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被碾碎。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1、种牛在推动门板的过程中运动量得到增加,有利于种牛强健体魄,提高配种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务川自治县石磨岩种养有限公司,未经务川自治县石磨岩种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95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身车骑行三维仿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体育教学用健腹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