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原态标准化模块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和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8015.7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6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严彦;费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457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原态 标准化 模块 材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设计一种竹原态标准化模块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和生产线。
背景技术
我国竹资源丰富,人工林竹制品在日常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建筑等方面利用较多。现有以原态方式利用的竹制品保留了其自然外观,但由于加工方式多以手工制作为主,存在工业化程度低、加工精度不高、产品档次低等问题。上述问题制约了原态竹制品附加值的提高。
分析其内在影响因素,主要是由于竹子为天然植物材料,个体形态差异较大,尺寸无法规格化,不具备工业化连续生产基础。同时以手工制作的原竹装饰材料,受制于竹材个体形态差异,制品不规则,且人力成本高,达不到工业产品要求,造成了大规模商业开发和推广难度大。这些原因也是制约我国竹材原态大规模商业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随着人居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建筑、家具、环境装饰中竹元素的喜爱和认可度不断提升;市场也亟待推出一种原态竹的工业化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竹元素商品的物质需求及竹文化意境的精神追求。在这些需求促使下,需要开发一种竹原态标准化模块,并以其为基础进行延伸开发出系列竹原态家装材料板材、线材及竹原态家具、原竹建筑结构件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竹原态标准化模块材料,该竹原态标准化模块材料具有标准化加工尺寸,可进行工业化连续生产,另外提供了该材料的生产方法和生产线。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竹原态标准化模块材料的生产线,包括加工面层材料和粘接组装用的第一生产线,以及加工基层材料用的第二生产线,所述第一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分段台、分片台、振动传送台和第一传输带,所述第二生产线包括第二传输带和机械运输架,所述机械运输架将加工好的基层材料转运到第一传输带上。
所述分段台的台面上设有第三传输带,在所述第三传输带的入口端设有三维扫描探头,用于扫描面层材料的直径,在第三传输带上还设有圆盘锯、气动水平夹和数据处理传输器,所述数据处理传输器连接并控制三维扫描探头、圆盘锯和气动水平夹;
所述分片台上设有十字刃破竹刀,用于将分段后的面层材料分成四片,分片台上还设有气动滑块,用于推动面层材料穿过十字刃破竹刀;
所述第一传输带上设有若干根第一上压辊,用于上下动作压紧面层材料,在第一上压辊压紧面层材料的位置处依次设有粗刨刀、精刨刀和第一裁边锯,在第一上压辊后端设有喷胶头和锁紧夹;
所述第二运输架上设有若干根第二上压辊,用于上下动作压紧基层材料,在第二上压辊压紧基层材料的位置处依次设有第二裁边锯和弧形铣刀。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均由若干根并排设置的滚轴组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振动传送台倾斜设置,且振动传送台的上端对准分片台的出口端,下端对准第一输送带的入口端。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械运输架由吊臂和设在吊臂两端的爪盘组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紧夹由上压板、中间连接板和底板组成,所述上压板可绕中间连接板旋转。
一种竹原态标准化模块材料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使用了上述生产线,具体步骤如下:
S1、面层材料加工:
①毛竹选材及剖条:采用胸径10cm以上的毛竹,剔除腐朽、病虫材后用分段台截取等长的若干根竹筒;②弧形竹条的制备:用分片台将竹筒分成4片弧形竹片,采用平刨去除竹节和竹黄,使得弧形竹片弦面为一平面,再用第一裁边锯对弧形竹片进行定宽,得到竹条;③竹条力学性能分级及编号:采用全自动弧形竹条应力分级设备对竹条进行应力分级,得到竹条抗弯弹性模量区间,并将竹条按抗弯弹性模量分成若干个等级,并进行等级编号;④竹条竹簧面活化处理工艺:刨去竹簧面硅质层,使其竹材纤维面裸露,然后在100~110℃温度下蒸汽处理10~15min,得到面层材料备用;
S2、基层材料加工:
①选择基材材质及编号:选择杨木、杉木或中密度纤维板作为基材,对不同材质基材采用编号区别;②基材加工:将基材锯解成与面层材料等长的长条,并通过第二裁边锯定宽、弧形铣刀修型,得到基层材料备用;
S3、胶黏剂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未经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80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