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7127.0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4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付朝;黄荣利;郭宁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特精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B21D43/00;B21D53/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7 | 代理人: | 杨慧林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而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五金加工模具发展最为迅速,但是一般的五金加工模具一次性只能进行一个单孔成型加工,从而降低了加工的效率,并且五金加工模具在进行长时间的加工后,受力影响易产生偏移,从而影响了加工的精准度。
传统的冲压螺钉的冲压模具包括一个下模具和一个上模具,下模具的上端面设有与螺杆形状吻合的盲孔即下模腔,上模具的下端面设有圆柱凹坑,凹坑的坑顶设有六棱柱凸起,圆柱凹坑和六棱柱凸起之间的空腔构成与内六角螺钉的头部形状吻合的上模腔,上下两个模腔的中心线重合。将下模具固定,并将一根圆棒放入下模腔内,圆棒长度大于下模腔的高度,而上模具与冲头固定,驱动冲头使得两个模具合模,就能将圆棒冲压成一个内六角螺钉。
现有技术的冲压模具存在以下缺陷:每冲压成型一个螺钉,需要单独进行开模、装料、冲压合模、再开模、脱模五个步骤,需要冲压多少螺钉就需要反复操作多少次,速度慢、效率低,无法连续冲压成型;其次,由于放料时,圆棒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放入,这样,放料前、开模时,如果开模幅度过小,两个模具之间距离不够,人们很难将圆棒放入,但如果开模幅度太大,会加大开模、合模时冲头的行程,耗费更多的时间,进一步降低效率,而且,在两个模具之间放料,存在一定危险性,万一冲头不慎启动,可能砸伤人手;况且,由于下模具开口朝上,脱模过程太不方便。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领域技术人员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新型的冲压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依次可冲压成型多个螺钉,无需成型一个螺钉就开模,为人工的操作提供了便利,使得冲压效率快,冲压后脱模方便,无需在两个模具之间放料,保证了工人的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上模的下端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均匀设有3个冲柱,所述冲柱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下模为圆柱状,所述下模的上端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下模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模的外周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一条形凹槽,所述缓冲层的外周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二条形凹槽,所述第一条形凹槽与所述第二条形凹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下模的中心连接一转轴,所述缓冲层的中心设有可供所述转轴通过的通孔,所述转轴与电机连接;
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和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内,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设有3个径向盲孔,每个所述限位板内的所述径向盲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下模的一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冲柱的下端设有内六棱柱凸起或十字形凸起,所述冲柱的外径大于等于所述径向盲孔的直径,所述内六棱柱的底面外接圆的直径小于所述径向盲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说,所述限位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条形凹槽的宽度相等,所述限位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条形凹槽的长度,所述限位板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下模的高度。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条形凹槽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条型凹槽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条形凹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条形凹槽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地说,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条形凹槽的数量相等。
进一步地说,所述缓冲层为硅胶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高度为所述下模的高度的1/5。
进一步地说,所述缓冲层为圆柱状,所述缓冲层的直径与所述下模的直径相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设有3个冲柱和多个限位板,使用时,可将多个限位板内皆放入圆棒,冲柱下压可依次成型多个螺钉,提高了加工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为工人的操作提供了方便。
二、本发明设有转轴和电机,使用时,下模旋转,将某一限位板移动至冲柱的正下方,冲压后电机工作,将下一限位板继续移动至冲柱的正下方,继续冲压,而完成冲压成型的限位板可使用把手拉出,将成型的螺钉取出,不会再冲柱的正下方取放料,保证了工人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特精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特精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7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图片的入库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基于手机大数据的混合推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