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工位电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6684.0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9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丽贤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1/08;B66B5/28;F16F9/5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朱继超 |
地址: | 528247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工位 电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工位电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建造起了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大楼,这些大楼固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但这也随之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大楼中电梯的运载效率问题。
虽然大楼越建越高,建筑材料、方法较以往也有了革新,可是建筑中的电梯却依然是传统的单井道单轿箱电梯,使用这样的电梯,要提高运载效率,只能通过增加电梯井道数来完成,这样虽然解决了运载效率的问题,可为数众多的电梯井道又占据了大量的土地面积,增加了建筑造价。
而很多的商业楼都往往都是某几层被同一家公司租赁了,对于这种情况,电梯往往是在这几层往返,这就导致电梯的利用率很低,而一些商场,也是这样情况,往往底层是金饰店铺,而中间楼层是衣物店铺,顶层是餐馆。由于金饰店铺的需求量少,所以往往人们都是直接上中间楼层,而中间楼层的人往往需要到顶层进行就餐,所以电梯往往是在底层和中间楼层之间、中间楼层和顶层之间往返,这样现有的电梯的空载率就非常的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载率低且节能的多工位电梯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多工位电梯结构,包括电梯通道,包括至少两个升降单元,每个升降单元包括顶板、底板、电动绞轮、升降绞轮,电动绞轮与顶板连接,电动绞轮的连接索与底板连接,使得电动绞轮可控制顶板与底板之间的距离,升降绞轮与电梯通道连接,升降绞轮的连接索与顶板连接,所有的升降单元均设在同一个电梯通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电梯通道的底部设有可容纳至少一个升降单元的电梯井。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底板上设有感应制动组件,所述感应制动组件包括与底板固定连接的感应棒,感应制动组件还包括设在底板上的藏液腔,藏液腔上设有横向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伸缩棒,藏液腔内设有磁流变液,藏液腔的腔壁上设有电磁组件,感应棒的前端设有主动感应线圈,所述主动感应线圈与电磁组件电性连接,感应棒的旁侧从上到下设置若干个磁体,使得底板上下运动时,磁体让主动感应线圈产生电流从而让电磁组件产生磁场而令磁流变液发生相变,相变后的磁流变液将伸缩棒往外推,从而让伸缩棒的外端与设在电梯通道设有的摩擦减速区抵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磁流变液为基础油、铁粉、铁丝的混合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铁丝的直径小于0.2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铁丝的碳含量低于0.03%。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铁粉与铁丝重量比为1: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多工位电梯结构,包括电梯通道,包括至少两个升降单元,每个升降单元包括顶板、底板、电动绞轮、升降绞轮,电动绞轮与顶板连接,电动绞轮的连接索与底板连接,使得电动绞轮可控制顶板与底板之间的距离,升降绞轮与电梯通道连接,升降绞轮的连接索与顶板连接,所有的升降单元均设在同一个电梯通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电梯通道的底部设有可容纳至少一个升降单元的电梯井。本发明取消了厢式电梯的四周厢壁,所以通过电动绞轮可以将顶板和底板的高度尽量压缩,让位于上方的升降单元也能到达底层运送人员。同时,可以让位于上方的升降单元负责中间楼层和顶层之间的载人载货任务,而位于下方的升降单元负责底层与中间楼层之间的载人载货任务,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电梯的空载率、起到节能的效果,也能避免多设置一个电梯导致空间的占用。本发明用于不同楼层的人、货转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位于下方的升降单元被压缩并藏于电梯井是的结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升降单元都处于运行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感应制动组件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丽贤,未经黄丽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66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牙科手机防回吸装置
- 下一篇:单轨式座椅电梯的调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