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油田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5985.1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5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晓燕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42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油田 污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新型油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过滤罐(1)上端设有锥形进水口(2),所述过滤罐(1)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除铁室(3)和过滤室(4),所述除铁室(3)内设有除铁机构,所述除铁机构由固定开在过滤罐(1)上端测表面的矩形开口(5)、位于矩形开口(5)内且贯穿过滤罐(1)内部的横杆(6)、均与分布在横杆(6)上的磁棒(7)、固定安装在磁棒(7)外表面上的套筒(8)、位于矩形开口(5)外部表面上且与横杆(6)固定连接的挡板(9)、固定安装在挡板(9)上的把手(10)共同构成,所述过滤室(4)由位于横杆(6)下方的粗过滤网支架(11)、位于粗过滤网支架(11)下方的精过滤网支架(12)、位于精过滤网支架(12)下方的吸附材料层(13)、均匀分布在吸附材料层(13)带有贵金属冷触媒的活性炭纤维(14)共同构,所述过滤罐(1)底端侧表面上设有出水口(15),位于出水口A(15)内部的第一连接连接管(16)、位于第一连接连接管(16)上的流量计数器一(17)、位于过滤罐(1)底部表面上且与第一连接管(16)固定连接的过滤罩(18)、位于第一连接管(16)上的水泵(19)、固定安装在过滤罐(1)侧边地面上的处理罐(20)、固定安装在过滤罐(1)侧边地面上且位于处理罐(20)一侧的沉淀池(21)、位于处理罐(20)底端侧表面上且与第一连接管(16)相连接的进水口(22)、位于处理罐(20)顶端侧表面上的出水口(23)、位于处理罐(20)底端侧表面上的出水口(23)且与沉淀池(21)连接的第二连接管(24)、位于第二连接连接管(24)上的流量计数器二(25)、位于沉淀池(21)底端设有排污口(26)、位于排污口(26)上的控制阀(27)共同构成,所述过滤罐(1)外设有控制器(28),所述控制器(28)分别除铁室(3)、过滤室(4)、处理罐(20)沉淀池(21)和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20)内部设有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由固定安装在处理罐(20)顶部且旋转端朝下的变速电机(29)、与变速电机(29)旋转端固定连接的转动轴(30)、固定在转动轴(30)上的连接杆(31)、固定安装在连接杆(31)上的搅拌桨(32)、位于处理罐(20)上端侧表面上的加药口(33)共同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1)内部设有沉淀装置,所述沉淀装置由固定安装在沉淀池(21)内部的中心支座(34)、位于中心支座(34)内部的中心筒(35)、与中心筒(35)底端固定连接的排污口(26)共同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口(33)可以添加软化试剂生石灰、纯碱、通过机械搅拌和曝气混合均匀后进行化学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过滤网支架(11)上均匀分布粗过滤网(36),所述精过滤网支架(12)上均匀分布精过滤网(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铁机构内的横杆(6)易拆卸更换,其内的杂质经过筛选后可已根据需要再次回收利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6)和第二连接管(24)型号相同,流量计数器一(17)和流量计数器二(25)型号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26)和排污管(38)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8)内设有PLC系统(3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田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8)上设有工业用电接口(40)和电容触摸屏(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晓燕,未经胡晓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59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放路段停车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引导停车的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