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阳荷的快速繁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5454.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6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何德龙;陈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绿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9/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3299 贵州省遵义市桐***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繁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蔬菜的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阳荷的快速繁育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育苗装置的步骤;B、埋设种块的步骤;C、浇水的步骤;D、开启排水阀进行排水的步骤;E、将育苗盒放入温室中的步骤。通过设置育苗装置,将育苗装置放置在温室内进行育苗,减少了自然环境对阳荷种块繁育的不利影响,从而有利于阳荷种块快速的发芽,提高了阳荷的繁育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的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阳荷的繁育有两种方式,种子繁育和根茎繁育。种子繁育由于发芽率低,苗期长,所以一般都采用根茎繁育的方式。现有的根茎繁育方式是将根茎从地下挖起来以后进行切分成种块,每块种块具有2~3芽,在阳荷的地上部枯萎后至根茎发芽前的这段时间内将种块定植到砂性土壤的地里。种块在地里直接发芽并生长,从而不需要对苗进行移栽。种块进行定植的时间一般都是冬季,根茎在被切割成种块的时候,种块上会留下一个创口面,当直接暴露在低温的土里时,种块容易被冻伤并腐烂,导致发芽率降低,于是需要后期进行补种,增加工作量;而且,直接将种块进行定植的方式,使自然环境(温度、湿度)对阳荷的繁育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遇到低温和干燥的冬季环境时,砂性土壤的保水性较差,使土壤容易缺水,种块的发芽出苗时间会延长,进而影响到阳荷的后期生长,就整体而言,阳荷的繁育速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阳荷的快速繁育方法,以解决阳荷的繁育速度比较慢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阳荷的快速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育苗装置,该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盒,育苗盒的内部设有具有若干通孔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侧为培育腔,下侧为储水腔,所述育苗盒的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竖向的浇水管,浇水管的下端插入储水腔内,浇水管的下端设有单向阀,浇水管的上部朝向培育腔内侧的位置设有排水孔,排水孔的外侧覆盖有弹性薄膜,弹性薄膜的上端与浇水管固定连接;所述育苗盒的底部设有与储水腔连通的排水阀,育苗盒的下方设有杠杆,杠杆的中部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与育苗盒固定连接,杠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斗,集水斗位于排水阀的正下方,集水斗的底部设有泄水阀,杠杆的另一端铰接有压板,压板的正上方设有与育苗盒固定连接的支架,支架上设有弹性气囊,弹性气囊的下端与压板接触,弹性气囊上连通有导气管,导气管的上端与浇水管的上端连通;
B、往育苗腔内填充育苗用的砂性土壤,将阳荷的种块埋在砂性土壤的中部;
C、往育苗腔内浇水,使水将砂性土壤浇透,多余的水流入到储水腔内,挤压弹性气囊,使弹性气囊通过导气管将浇水管内的空气排出;当弹性气囊恢复体积的时候,浇水管通过单向阀从储水腔内吸水;
D、开启排水阀,将储水腔内的水排空,同时泄水阀处于开启状态,此时,集水斗内没有水,从而集水斗的重量较小,杠杆处于水平状态,杠杆带动压板与弹性气囊接触;
E、当储水腔内的水排空后,关闭泄水阀,将育苗盒放置在温室中,此时,从砂性土壤中渗透出的水经过储水腔掉落到集水斗内,使集水斗的重量逐渐增大,集水斗下移,集水斗通过杠杆带动压板转动,压板对弹性气囊进行挤压;弹性气囊通过导气管将浇水管内的水从排水孔排出,并渗透到砂性土壤中,从而对砂性土壤的水分进行补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育苗装置,将育苗装置放置在温室内进行育苗,减少了自然环境对阳荷种块繁育的不利影响,从而有利于阳荷种块快速的发芽,提高了阳荷的繁育速度。2、由于砂性土壤的保水性较差,在每次浇水后,土壤中的水容易渗透流失,通过设置浇水管、弹性气囊、集水斗和杠杆,利用集水斗收集渗透出的水,从而导致重量增加,进而通过杠杆挤压弹性气囊,使弹性气囊通过导气管将浇水管内的水挤压出,从而对砂性土壤中的水分进行补充,减缓了砂性土壤中水的流失速度,有利于阳荷种块的快速发芽。
进一步,所述浇水管的上部设有球形的蓄水腔,蓄水腔位于排水孔的上方。通过设置球形的蓄水腔,在储存相同体积的水量时,可以缩短浇水管的长度,从而减少整个装置占用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绿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绿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54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