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5367.7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7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夏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K9/48;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49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急性 胃炎 内服 药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内服药物,特别是供急性胃炎患者使用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急性胃炎的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有时伴腹泻,严重的急性胃炎还会引起呕血、便血等症状,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急性炎症。病变严重者可累及粘膜下层与肌层,甚至深达浆膜层,临床上按病因及病理变化的不同,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其中临床上以急性单纯性胃炎最为常见,而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急性化脓性胃炎已罕见。症状上,轻者仅有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严重者可有呕血、黑粪、甚至失水、以及中毒及休克等。
临床表现:
在家庭生活中有暴饮暴食或食用了污染食物、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后数小时至24小时发病。急性胃炎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
A.上腹痛正中偏左或脐周压痛,呈阵发性加重或持续性钝痛,伴腹部饱胀、不适。少数病人出现剧痛。
B.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物,吐后感觉舒服,也有的病人直至呕吐出黄色胆汁或胃酸。
C.腹泻伴发肠炎者出现腹泻,随胃部症状好转而停止,可为稀便和水样便。
D.脱水由于反复呕吐和腹泻,失水过多引起,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症状,严重者血压下降,四肢发凉。
E.呕血与便血少数病人呕吐物中带血丝或呈咖啡色,大便发黑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说明胃粘膜有出血情况。
F.起病急,恶心、呕吐频繁,剧烈腹痛,频繁腹泻,多为水样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急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急性胃炎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急性胃炎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急性胃炎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内服药物,以解决急性胃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急性胃炎。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车前子100~160g、马齿苋100~160g、佛手花30~70g、白花蛇舌草150~660g、蒲公英100~160g、当归60~150g、茯苓100~160g、黄芩30~100g、乌梅60~150g、柴胡30~150g、紫苏叶100~160g、枳实30~100g、广藿香80~160g、黄连15~40g、元胡50~150g、甘草30~150g、龙胆30~70g、木香30~120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车前子115~140g、马齿苋115~140g、佛手花38~60g、白花蛇舌草180~560g、蒲公英115~140g、当归70~130g、茯苓115~140g、黄芩38~90g、乌梅70~130g、柴胡38~130g、紫苏叶115~140g、枳实38~90g、广藿香90~140g、黄连18~35g、元胡58~130g、甘草38~130g、龙胆38~60g、木香38~105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车前子120g、马齿苋120g、佛手花52g、白花蛇舌草500g、蒲公英120g、当归115g、茯苓120g、黄芩80g、乌梅115g、柴胡115g、紫苏叶120g、枳实80g、广藿香120g、黄连31g、元胡115g、甘草115g、龙胆52g、木香95g,辅料: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急性胃炎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粉碎成(30~50目)颗粒状包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未经四川金堂海纳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53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和胃健脾泡脚药包
- 下一篇:一种新型料袋拆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