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导向手摇钻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2223.6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0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聂宝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06 | 分类号: | B23B45/06;B23B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导向 手摇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定位和导向的定位导向手摇钻。
背景技术
实际生产中,有些螺纹或孔因其所在的零件外形或位置的限制,不适于用机器加工;例如小孔螺纹的螺纹孔直径较小,采用机攻螺纹时,很容易造成强度较低的丝锥的折断;再例如图6所示的薄壁弧面零件中在凸面位置的沉孔或钻孔,如图7所示的深孔或小孔零件,用机攻加工螺纹时均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手攻螺纹、手动钻孔和铰孔等仍具有一定的地位。
在机械加工领域中,手攻螺纹、手动钻孔和铰孔等常采用手摇钻手动加工,目前,市场上的手摇钻仅有手柄和工具夹持两部分,并没有零件定位与导向装置,然而零件加工时定位与导向两个因素是影响零件加工质量和加工难度的关键。
零件的定位精度将直接影响零件的位置精度和尺寸精度,但手摇钻并没有零件定位装置,现有零件的定位需要操作者靠经验来确定是否定位准确,加工出来的螺纹孔仍会出现因操作者手持不稳而产生的误差,严重影响零件的装配;零件的导向仅靠操作者手工控制,根本无法保证零件完全平行移动,零件在垂直方向的微小移动都会导致孔出现偏心现象,情况严重的会导致刀具折断,造成零件的报废。同时,手攻螺纹、手动钻孔和铰孔等手段的操作过程中要求操作者用力均匀,因此对操作者水平要求较高,不具有通用性,导致需要手攻螺纹、手动钻孔和铰孔的零件大量积压在有经验的操作者手中,生产进度的提升空间较小。
由上可知,现有手摇钻加工的产品质量常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难以保证,常出现偏心、螺纹牙撕裂、断刀等质量问题;当零件大批量加工时,操作者很难保证零件与刀具完全垂直,零件加工的一致性较差;人工控制的螺纹及孔的加工,不仅稳定性较差,加工风险较大,生产周期较长,且对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现有的手摇钻使用条件已无法匹配市场发展的广泛需求,需对其进行从新设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位导向手摇钻,能够加工异形零件中螺纹孔的定位导向手摇钻。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位导向手摇钻,包括:固定架和固定在固定架上方的手摇钻,导向装置和定位装置,其中,
导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梁,所述导向梁的一端与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装置连接,所述导向梁与手摇钻的钻头进给方向平行;
定位装置包括: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一侧与所述导向梁固定,所述贴合板的另一侧与被加工零件的形状相匹配且与被加工零件贴合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合板通过连接板与导向梁固定,所述贴合板拆卸式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与贴合板连接的一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贴合板上设有连接键;所述贴合板的连接键插入所述连接板的安装槽内并能够在安装槽内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包括两个竖槽和一个横槽,所述横槽的两端垂直连接两个竖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梁包括导向杆、套筒、压盖和弹簧;所述导向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周向设有限位环并插入所述套筒内,所述固定架与套筒之间的导向杆外部套设所述弹簧;所述套筒靠近固定架的一端设有环板,所述限位环受所述环板阻挡从而防止导向杆滑脱,所述套筒另一端与所述压盖螺纹连接,所述压盖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梁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梁,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导向梁、连接板与支撑杆形成直角三角支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包括用于固定在机床夹具上的定位桩,所述定位桩的一侧设有手摇钻安装块和导向装置安装块,所述导向装置安装块位于所述手摇钻安装块的下部;所述手摇钻安装块呈L型,所述手摇钻安装块的长边垂直固定在定位桩的一侧,且长边上端面与定位桩的上端面平齐;所述手摇钻固定在所述长边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分体组合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摇钻包括手摇摇柄,所述手摇摇柄带动主动轮盘转动,主动轮盘垂直啮合从动轮并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与从动轮连接的钻头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22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封口机(LP‑11)
- 下一篇:手持式开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