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凝露高压开关柜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2175.0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5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正南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凝露 高压 开关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柜,具体涉及一种防凝露高压开关柜。
背景技术
高压开关柜内部空间十分紧凑,为保证在高湿地区内部绝缘水平、保证装置可靠 工作,其对柜内防潮、防凝露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高压开关柜采用自动除湿控制器防止凝露,为保证高压设备可靠运行起到 了积极作用,但遇到如南方的梅雨季节天气时,有时开关柜内部的空气湿度较高,甚至开关 柜内局部已有结露现象,由于安装在柜体内部的凝露传感器位置并没有到达凝露的程度, 凝露控制器不能及时低启动加热器,致使凝露控制的作用失灵,给高压开关设备的安全工 作带来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防凝露高压开关柜, 保证高压开关设备的安全工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凝露高压开关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中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偏心翻板, 所述偏心翻板上设有转动孔,相应地所述凹槽的侧面设有与转动孔对应的转动轴,所述偏 心翻板通过转动轴与转动孔之间的配合装在凹槽内,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柜 体的侧板及顶板内表面设有等厚的憎水性涂层,底板内表面向上设有高度由中部向四周边 角逐渐降低的凸起,且凸起表面设有等厚的亲水性涂层,底板外表面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 出水口;所述亲水性涂层和憎水性涂层相连接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所述凹槽,所述出水管 与底板上的出水口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呈长方体形,相应地所述偏心翻板为能与其形成密封配合的 长方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于柜体内设置憎水性涂层和亲水性涂层,无需额外的动力装置,仅依靠重 力作用即可实现防凝露功能,可靠性高,有效保证了高压开关设备的安全工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防凝露高压开关柜的装配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1-柜体,2-憎水性涂层,3-亲水性涂层,4-凹槽,5-偏心翻板,6-出水管, 7-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凝露高压开关柜,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中设有凹槽4,所 述凹槽4中设有偏心翻板5,所述偏心翻板5上设有转动孔,相应地所述凹槽4的侧面设有与 转动孔对应的转动轴,所述偏心翻板5通过转动轴与转动孔之间的配合装在凹槽4内,所述 凹槽4的底部设有出水管6,所述柜体1的侧板及顶板内表面设有等厚的憎水性涂层2,底板 内表面向上设有高度由中部向四周边角逐渐降低的凸起,且凸起表面设有等厚的亲水性涂 层3,底板外表面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出水口7;所述亲水性涂层3和憎水性涂层2相连接的 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所述凹槽4,所述出水管6与底板上的出水口7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4呈长方体形,相应地所述偏心翻板5为能与其形成密封配合 的长方体结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利用憎水性涂层2和亲水性涂层3的特性,使得柜体1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底板上亲水 性涂层3凝结,然后由于重力作用再慢慢流到位于四个边角处的凹槽4内,当水流到偏心翻 板5外表面时,偏心翻板5发生倾斜,与凹槽4侧壁出现缝隙,水流通过缝隙流出,然后再经出 水管6通过底板上的出水口7流出,出水管6设置成倾斜式,便于水流出;当偏心翻板5表面的 水流出后,由于重力作用,偏心翻板5恢复原来的状态,偏心翻板5和凹槽4重新形成密封。本 发明通过于柜体内设置憎水性涂层2和亲水性涂层3,无需额外的动力装置,仅依靠重力作 用即可实现防凝露功能,可靠性高,有效保证了高压开关设备的安全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正南,未经刘正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2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电池、电池包及车辆
- 下一篇:充电电路及其电容式电源转换电路与充电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