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吸湿保温功能的无纺布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1452.6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3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坤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智权专利技术应用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6;B32B27/06;B32B15/02;B32B15/14;B32B9/04;B32B3/24;B32B3/30;D04H1/4382;D04H1/4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周伟 |
地址: | 43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湿 纺织纤维 吸湿排汗纤维 表面槽 有机硅弹性体 保温功能 内芯层 排湿沟 无纺布 穿孔 微孔 针刺无纺布层 表面设置 右侧部 左侧部 导水 排湿 凸块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湿保温功能的无纺布,包括纺织纤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纤维本体表面设有有机硅弹性体层,纺织纤维本体底部设有吸湿排汗纤维层,纺织纤维本体内设有穿孔,所述有机硅弹性体层的表面设置有表面槽,所述表面槽的左侧部设置有凸块,表面槽的右侧部设置有排湿沟,所述排湿沟底部设有吸湿微孔,吸湿微孔通过穿孔与吸湿排汗纤维层连通,所述吸湿排汗纤维层底部设有网状内芯层,网状内芯层的底部设有针刺无纺布层;本发明具有高强度的吸湿效果和导水功能,达到排湿、快干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纤维,具体为一种具有吸湿保温功能的无纺布。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天然纤维以棉为例,其吸湿性能较好,穿着舒适,但是当人的出汗量稍大时,棉纤维会因为吸湿膨胀,其透气性能下降并粘贴在皮肤上,同时水份发散的速度也比较慢,从而给人体造成一种冷湿感;合成纤维以涤纶为例,其吸水性小,透湿性能差,由于其静电积累而容易引起穿着时产生纠缠的麻烦,尤其是在活动时容易产生闷热感。 现有的吸湿排湿无纺布所选 用的涤纶纤维截面是“+”字型结构,纤维截面的沟槽较规则,吸湿微孔效应不十分明显,面料的功能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吸湿排湿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吸湿保温功能的无纺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吸湿保温功能的无纺布,包括纺织纤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纤维本体表面设有有机硅弹性体层,纺织纤维本体底部设有吸湿排汗纤维层,纺织纤维本体内设有穿孔,所述有机硅弹性体层的表面设置有表面槽,所述表面槽的左侧部设置有凸块,表面槽的右侧部设置有排湿沟,所述排湿沟底部设有吸湿微孔,吸湿微孔通过穿孔与吸湿排汗纤维层连通,所述吸湿排汗纤维层底部设有网状内芯层,网状内芯层的底部设有针刺无纺布层。
进一步的,所述针刺无纺布层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A.将100份涤纶纤维、10份玉米秸秆纤维、3份竹纤维、2份麻纤维,按比例投入到输送平帘上,送入到粗开松机,使块状卷曲压实的纤 维得到初步开松, 经过初步开松的混合纤维,通过风送,使其均匀分布在混棉仓进行沉积,保证棉层高度一致,通过平帘和角钉斜帘的共同作用,使其输送到精开机;
B.原料经过混棉充分混合后,喂入精开松机,在精开松机内进行充分开松和预梳理,使纤维进一步开松、拉直;
C.经过精开机的纤维通过风送管道进入到气压棉箱的上棉箱,通过给棉罗拉和道夫的作用使纤维落到下棉箱中,然后以均衡压力的方式把纤维定积给出,保证棉层体密度一致;
D.梳理机接收气压棉箱按照工艺设定重量给入的纤维,进入到给棉辊后,通过双锡林双道夫的作用,梳理成均匀的10-15克/平方米双层纤维网状薄层;
E.双层纤维网状薄层经过夹持碳帘的握持输送,通过往复作用,使其铺网达到7—18层,棉网厚度为15cm供下道工序使用;
F.在针刺机前喂入,使纤维网在针刺前均匀的夹持喂入针区; 将经过梳理、铺网形成的纤维网通过预针刺工序将纤维网初步缠结定型,保证原纤维网的方向不变,将经过预针刺机初步缠结的纤维网通过主针刺机进一步针刺缠结,针刺5-8次,将经过主针刺加固缠结的针刺无纺布层通过修面针刺机正反两面针刺,达到成型针刺无 纺布表面平整,无毛刺、骨痕现象,经过储布张力架进行储布;
G.在成型布上,用18-19份聚丙烯酸、15-16份聚乙烯醇、0.2-0.3份硅烷偶联剂均匀涂刮,将布面加固粘合,再送入干燥箱内80—90温度下烘燥约1—1.5小时,取出得到针刺无纺布层。
作为优选,所述表面槽截面为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凸块截面为半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网状内芯层是由金属丝相互编织而成的菱形网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智权专利技术应用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智权专利技术应用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14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