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喂料器的下料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0124.4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1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宏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5/02 | 分类号: | A01K5/02;A01K5/00;A01K7/02;A01K7/06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涂萧恺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喂料 下料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喂料器的下料嘴装置,所述下料嘴装置(3)的干饲料管路和水管路相互连通将干饲料和水在所述下料嘴装置(3)中混合后再送入喂料盆(8)中。所述旋转绞龙(1)的旋转杆(11)上的磨损齿轮(14)也可以在混料端(32)与螺旋叶片(12)和多道磨料槽(23)配合将饲料进行精磨。本发明在旋转杆上增加磨损齿轮可以使得其在混料端与螺旋叶片和多道磨料槽配合将饲料进行精磨,提高猪或牲畜食用的口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申请为申请日2017年02月07日,申请号为: 201710062293.X,名称为“一种单臂支撑结构的喂料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料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喂料器的下料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盆式喂料器主要包括输送饲料的旋转绞龙、给旋转绞龙提供动力的电机、装饲料的料桶以及喂料盆。料桶中的旋转绞龙将饲料导入喂料盆中供饲养牲畜使用,例如猪。
但是,这种喂料器使用长久后都会出现一个问题:结拱——在料桶壁上形成饲料的结块,无法简单清除。时间长久之后,会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时间越长,结拱会占据的空间越多,可以被有效使用的饲料越来越少,造成喂料效果低下。
其次、猪或其他牲畜吃掉的饲料量由于结拱的存在,会少于计算量,从而影响猪或其他牲畜的成长速度。
最后、结拱饲料由于长时间未被使用,容易发潮变质甚至发霉,如果被猪或其他牲畜吃下,容易造成腹泻或其他疾病。
由于大型养殖场使用的盆式喂料器数量巨大,无法一一通过人工进行清除。所以,也出现了去结拱装置的发明创造,具申请人知晓,这种去结拱装置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在旋转绞龙的旋转杆上设置一钢丝绳,钢丝绳两端都固定在旋转绞龙上,通过旋转绞龙的转动,使得弧形钢丝绳搅拌饲料。
但是,这种结构的去结拱装置效果不佳,存在以下原因:1、去结拱的区域有限,无法向其上或下方的结拱传递破坏的能量。2、钢丝绳只有在高速转动的时才有更大的破坏结拱能量,所以需要使用更大功率的电机,造成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的增加。3、使用长久之后,钢丝绳形成的弧形形状会变化,有可能变长损坏料桶,也可能变短无法作用于结拱区域。4、使用长久后,由于磨损,可能会出现金属线的掉落,影响设备的正常的运行,甚至造成猪误食后出现的疾病。
所以,现有盆式喂料器还没有一项更加高效、低能耗以及安全的去结拱装置。
此外,现有喂料器都是双臂支撑结构,但是现有双臂支撑结构浪费了喂料盆大量喂食区域,造成喂料器使用效率不高,无法满足多只牲畜或猪同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单臂支撑结构的喂料器,其解决的就是技术问题是现有双臂支撑结构浪费了喂料盆大量喂食区域,造成喂料器使用效率不高,无法满足多只牲畜或猪同时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喂料器的下料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嘴装置(3)的干饲料管路和水管路相互连通将干饲料和水在所述下料嘴装置(3)中混合后再送入喂料盆(8)中。
进一步,所述下料嘴装置(3)从上至下由接料漏斗端(31)、混料端(32)以及出料口端(33)组成;旋转绞龙(1)插入下料嘴装置 (3)中,混料端(32)管状内壁开有多道磨料槽(34),该多道磨料槽(34)配合旋转绞龙(1)的螺旋叶片(12)将饲料进行精磨。
进一步,所述旋转绞龙(1)的旋转杆(11)上的磨损齿轮(14) 也可以在混料端(32)与螺旋叶片(12)和多道磨料槽(23)配合将饲料进行精磨。
进一步,所述混料端(32)设有进水口(35),饮用水通过进水口(35)进入到混料端(32)管状内与干饲料进行混合,混合后的饲料通过出料口端(33)进入到喂料盆(8)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宏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宏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01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