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带轿门锁的电梯轿厢门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0105.1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0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琪;江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02 | 分类号: | B66B13/02;B66B1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轿门 电梯 轿厢门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带轿门锁的电梯轿厢门机装置,包括电梯门机横梁、门刀组件和门刀安装座,所述门刀安装座固定设置在驱动侧轿门上,所述门刀组件包括第一可动刀、第二可动刀片、第一可动刀片驱动装置、凸起部、固定钩、阻挡部、转动钩,所述转动钩与固定钩相配合以锁紧或松开电梯轿门;所述阻挡部可与所述凸起部相抵接用以限制所述第一可动刀片驱动装置的转动范围与速度。本发明可以防止电梯非正常开锁区域时轿厢内乘客扒门间隙过大,预防危险产生,在开锁区域正常开关门,在开锁区域的紧急救援只要打开层门就能将轿门也打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自带轿门锁的电梯轿厢门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梯上下运行的过程中,当轿厢与层站平层时,一般由轿厢侧门机的门刀带动层门侧的层门联动滚轮一起联动,实现开关电梯门的动作。
常用的门刀包括同步门刀和异步门刀两种类型。同步门刀是由门刀先实现夹紧层门联动滚轮的动作,然后轿门和层门再一起联动;异步门刀则是门刀与轿门同时移动,在轿门与层门联动前,轿门一般要先走一定的行程,异步门刀在关门时会提前释放对层门在关门方向的推动力。
异步门刀由于在轿门与层门联动前,轿门一般要先走一定的行程,在轿门锁设计上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方式是将轿门锁的转动钩安装在轿门的悬吊部件,随轿门移动而移动,固定钩安装在门机横梁上,轿门锁的解锁装置安装在层门的悬吊部件上,解锁装置随层门移动而移动。此种方式中,轿门必须在和层门联动之前依靠层门悬吊部件的解锁装置打开轿门锁,否则一旦轿门和层门联动,轿门和层门此时相对速度为零,轿门锁再也无法被层门的解锁装置打开。此种方式在安装调整上不是很便捷,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2015510A。
另一种方式是将轿门锁转动钩安装在门机横梁上不随轿门移动而移动,固定钩安装在轿门的悬吊部件上,固定钩随轿门的移动而移动,层门上坎架上安装解锁装置,解锁装置不随层门移动而移动。此种方式中,轿门锁虽然不用考虑轿门和层门的联动时间,但结构往往复杂,又比较占用门机横梁的空间,在成本上也比较高。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1983170A公开的“电梯的轿厢门锁定装置”。
上面两种方式中,轿门锁和异步门刀互相独立无直接关系,轿门锁的安装都需要额外占用门机横梁的空间,而且往往需要在层站侧增加额外的解轿门锁装置,不仅成本高,而且设置在观光梯场合层站侧的解锁装置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带轿门锁的电梯轿厢门机装置,它可以防止电梯非正常开锁区域时轿厢内乘客扒门间隙过大,预防危险产生,在开锁区域正常开关门,在开锁区域的紧急救援只要打开层门就能将轿门也打开,不需要额外的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带轿门锁的电梯轿厢门机装置,包括电梯门机横梁、门刀组件和门刀安装座,所述门刀安装座固定设置在驱动侧轿门上,其中,所述门刀组件包括:第一可动刀片,其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在所述门刀安装座上;第二可动刀片,其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在所述门刀安装座上并与第一可动刀片配合夹紧或松开层门解锁滚轮以带动层门移动;第一可动刀片驱动装置,其与第一可动刀片可转动地连接并以重力驱动第一可动刀片向靠近第二可动刀片的方向摆动;凸起部,其设置在第一可动刀片驱动装置上;固定钩,其固定设置在电梯门机横梁的静止部件上;阻挡部,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钩上,转动钩,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可动刀片驱动装置上,所述转动钩与固定钩相配合以锁紧或松开电梯轿门,当轿门全闭时,转动钩避开固定钩松开电梯轿门,当轿厢在电梯非正常开锁区域时且轿门打开过程中,转动钩与固定钩相配合锁紧轿门;在轿门开门过程中,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凸起部相配合用于限制第一可动刀片的摆动范围和摆动速度,在轿门关门过程中,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凸起部相配合使第一可动刀片往远离第二可动刀片的方向摆动。
优选地,所述固定钩设置有用于勾住所述转动钩钩头,所述钩头为凸轮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0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