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环调制器的预编码闭环反馈热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9849.1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1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谭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廖盈春;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调制器 预编 闭环 反馈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环调制器的预编码闭环反馈热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编码,在待传输数据的预设位置增加预设的预编码信息,得到预编码后的待传输数据;获取微环调制器的折射率相关信息,折射率相关信息包括微环调制器的温度信息和微环调制器的调制信息;通过控制采集所述折射率相关信息的采样时序,使得信号采样器采样时刻微环调制器的调制信息为预编码信息;从折射率相关信息中获取所述微环调制器的折射率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微环调制器的折射率信息,调节微环调制器的温度,以控制微环调制器的折射率维持在其期望值本发明通过预编码,使反馈环路的工作不依赖于输入数据的统计信息,且微环调制器的工作速度不受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闭环热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微环调制器的预编码闭环反馈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受传输功耗限制,传统的电学接口将难以满足新兴应用对于数据传输的性能要求。光传输有可能突破电传输的性能瓶颈,但是大规模光子器件的集成面临着热敏感性等重大挑战。受限于工艺加工精度已经材料热敏感系数等诸多因素,热敏感性很难从工艺和器件层面得到完全解决。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反馈控制的方式控制单个集成光子器件的温度,使其满足使用要求。反馈控制电路的实现是该技术方案的关键所在。
图1是一种用于微环调制器的闭环反馈热控制模型。整个反馈控制环路由发光二极管、放大器、低通滤波器、信号采用器、热调控制器、热控驱动以及热调器构成。其中,微环调制器的折射率随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发光二极管获取的微环调制器折射率信息,反馈控制环路通过对热调制器的控制,以控制热调器调节微环调制器的温度实现波长锁定的功能,从而保证微环调制器输出信号有足够的消光比。
但是,在实时数据传输状态下,发光二极管获取的微环调制器折射率信息取决于输入数据的统计分布,直接使用此信息进行反馈控制仅仅适用于确定统计分布的数据,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的使用范围会受到局限。文献中另有方法可以从随机输入数据中提取出确定性的信息进行反馈控制,但是这种方法会限制微环调制器的速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获取的微环调制器折射率信息取决于输入数据的统计分布,使用此信息进行反馈控制仅仅适用确定统计分布的输入数据,以及从随机输入数据中提取出确定性的信息进行反馈控制,会限制微环调制器的速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微环调制器的预编码闭环反馈热控制方法,包括:
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编码,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预设位置增加预设的预编码信息,得到预编码后的待传输数据,所述预编码后的待传输数据通过微环调制器的调制后被加载到波导上进行传输,所述预编码信息为确定的数据或者确定其统计分布的数据;获取微环调制器的折射率相关信息,所述折射率相关信息包括微环调制器的温度信息和微环调制器的调制信息,所述微环调制器的温度信息决定其折射率信息,所述微环调制器的调制信息为预编码后的待传输数据中的信息;通过控制采集所述折射率相关信息的采样时序,使得信号采样器采样时刻所述微环调制器的调制信息为所述预编码信息;从所述折射率相关信息中获取所述微环调制器的折射率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微环调制器的折射率信息,调节所述微环调制器的温度,以控制所述微环调制器的折射率维持在其期望值,信号采样器用于从所述折射率相关信息中获取所述微环调制器的折射率信息。
可选地,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预编码,在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预设位置增加预设的预编码信息,包括:对待传输数据中每个长度为TDada的数据包添加长度为TDummy的预编码信息。
可选地,所述长度为TDummy的预编码信息通常为连续的“1”或者“0”,或者所述长度为TDummy的预编码信息为具有确定统计分布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98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