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闪蒸罐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9600.0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4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同宝;孙火艳;郭晶晶;金霈琳;蒋超;孟令凯;吴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06 | 分类号: | B01D3/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闪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闪蒸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至少一块闪蒸隔板和至少一块溢流隔板,所述闪蒸隔板的一端缘向下悬空设置,其余周缘连接所述罐体的内壁,所溢流隔板的一端缘向上悬空设置,其余周缘连接所述罐体的内壁;所述闪蒸隔板和所述溢流隔板交替对向设置,且相邻隔板的悬空端在竖向方向上部分叠合,相邻隔板的叠合部分之间还留有一定间隙,该间隙将所述罐体的内腔分隔为依次头尾相连通的多个腔体;在连续生产过程中,罐体内的多个闪蒸腔体,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闪蒸。这种多级闪蒸罐结构简单、新颖,在一个罐体内可以有效地实现二级闪蒸甚至多级闪蒸,并极大地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闪蒸罐。
背景技术
闪蒸分离操作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分离提纯手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分离目的或者实现更好的分离效果,需要对欲提纯的物料进行二级闪蒸甚至多级闪蒸,这就需要设置多个闪蒸罐进行连续闪蒸操作,这种方式极大地增加了设备成本,多个设备占地面积较大,设备之间管线复杂,施工时间较长。为了节省设备的占地面积,将多个闪蒸罐合为上下设置的同一塔体结构也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方式,但这种方式相应的增加了塔体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备成本和施工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能够进行多级闪蒸的多级闪蒸罐。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级闪蒸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有连通罐体内腔的液相进口、液相出口以及用于排出闪蒸气的气相出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内设置有闪蒸隔板和溢流隔板,所述闪蒸隔板的下端缘悬空设置,其余周缘连接所述罐体的内壁,所溢流隔板的上端缘悬空设置,其余周缘连接所述罐体的内壁;所述闪蒸隔板和所述溢流隔板交替对向设置,且闪蒸隔板的悬空端与相邻的溢流隔板的悬空端在竖向方向上部分叠合,并且该叠合部分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该间隙将所述罐体的内腔分隔为依次头尾相连通的多个腔体;
所述液相进口连通上游闪蒸隔板所对应的腔体,所述液相出口连通下游溢流隔板所对应的腔体;所述气相出口有多个,分别连通各自对应的腔体。
所述罐体内的闪蒸隔板和溢流隔板的一端缘分别悬空设置,其余周缘连接所述罐体的内壁,可以使得所述隔板与所述罐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以便所述罐体的闪蒸液体从上游腔体流向下游腔体;所述闪蒸隔板和溢流隔板依次对向设置且相邻隔板的悬空端在竖向方向上部分叠合,具体是指下端缘悬空的闪蒸隔板与上段缘悬空的溢流隔板依次对向设置,其中,溢流隔板的上端缘高于相邻的闪蒸隔板的下端缘;相邻的两个隔板叠合部分之间存有一定间隙,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得所述罐体的闪蒸液体从上游腔体经过所述闪蒸隔板和所述溢流隔板之间的间隙流向下游腔体,当液位达到一定高度,相邻各个隔板的之间的间隙形成流动的流体液封通道,此时,液封流体和各个隔板之间就使得所述罐体形成了各个闪蒸腔体。在各个闪蒸腔体内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闪蒸,极大地提高了闪蒸罐的闪蒸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闪蒸隔板和所述溢流隔板在所述罐体内竖直放置和/或倾斜放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所述罐体内的闪蒸隔板和溢流隔板可以均采用竖直放置;或者在所述罐体内的闪蒸隔板和溢流隔板可以均采用倾斜放置;以及在所述罐体内的闪蒸隔板和溢流隔板也可以采用竖直放置和倾斜放置组合的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闪蒸隔板和所述溢流隔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60°,优选15°。
作为改进,所述罐体内的各个腔体的上部均设有气相压力计接口,用来放置检测各腔体内部闪蒸气压力的气相压力计,可以实时检测到的各个闪蒸腔体内的压力变化。
作为改进,所述罐体内的下游腔体中还可以设有温度计接口,用来放置检测腔体内部温度的温度计,通过实时检测到的腔体内的温度变化判断腔体内的闪蒸温度是否达到操作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9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车用新型空调出风结构
- 下一篇:一种压路机用暖风装置